见到苏油,道长拂尘一摆:“山人姜舒,见过当朝少保。”
口音重,苏油听出来了:“蜀人?”
姜舒稽首:“山人乃忠州人士,因唐末丧乱,乃隐居山中,不出世已三百年了。”
苏油点头:“原来是神仙,苏油失敬了。那敢问道长,又为何入世了呢?”
姜舒说道:“要说起来,这也是和少保的一段缘法了。”
“忠州乃是夔州治下,山人一日夜观天象,见文星耀于夔峡之分野,掐指一算,知有贤臣至夔,于是决定出山相助。”
“哦?”这就有点意思了,苏油问道:“那什么……贤臣,说的是我?因何我没有见过道长呢?否则我必定焚香礼敬,请入州衙供奉啊。”
姜舒一副高人作派:“因果之间,有因未必有果,而有果必定有因。”
“山人乃遁世之人,长种善因,偶结善果而已。事事尽要人知,那便是入了下乘。”
苏油也跟着打了一个稽首:“原来在夔州时就得了道长照顾,苏油无知,尚请道长分说一二。”
姜舒笑得不带一丝烟火气:“少保可还记得夔州白狐之事?”
苏油大惊:“我治夔州之时,百姓贫乏,多有染病而无钱医药者。后来我将白狐从柴垛请入官衙,免了它风雨之苦,之后夔州便有了白狐施药的灵异传说。”
“莫非……那白狐……”
姜舒微笑颔首:“那白狐,便是山人隐居无聊之时,曾经点化的一头灵兽。遣它出山为文星解除困厄,举手之劳而已。”
苏油立即站起身来,整理衣冠,对姜舒恭恭敬敬一礼:“神仙悲天悯人,所举不是帮苏油,而是帮助了夔州百姓,苏油替他们谢过了。”
姜舒拂尘一挥:“此小道而已,倒是将滟滪堆搬入水下,让峡江不再阻隔,实是亏蚀了山人不少的道行。”
苏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滟滪堆从峡江消失,夔人将之神话附会到苏油的身上,我一再张榜行文说明与我无关,奈何百姓不信……原来,原来也是道长的功德?道长请再受苏油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