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故西门豹的九邺渠,一直就在被苏油加宽加深,并依托干渠建造出无数的支渠,有力地扩大了耕作面积,解决河北平原的耕地用水问题。
现在这些渠道,就成了防洪行洪的重要通道。
不过成安、肥乡、清漳三县还是受了灾害,其中李辛娘所在的吴家庄就是重灾区。
吴存之组织的弓箭社终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干了一回正事儿。
弓箭社类似民兵组织,在苏油同意下,吴存之按照军法,组织三县难民,向邯郸方向移动,避开洪水。
苏油同时命邯郸方面妥为接待,备妥粮食、药品,营寨。
按照大宋过往的规矩,这些人,之后就会被吸纳入厢军,成为大宋的“叫花子军”。
现在当然用不着了,半个月时间正好给难民们宣传如何重建,如何灾后防疫等知识。
半个月后,洪灾解除,苏油又命吴从之带领难民们回来,开始重建工作。
三县老百姓心里一点都不慌,因为他们发现,官府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救灾钱粮和马铃薯种子。
马铃薯四月一熟,是如今最好的救灾补种作物。
河北大牲畜极多,复耕很容易。
反倒是防疫和防蝗虫,耗费了苏油不小的精力。
其实洪灾本身的危害虽然巨大,但是只要救治得力,来得快去得也快。
反倒是之后的饥荒、瘟疫和蝗灾,才是真正的杀人元凶。
而且后两样,地方官往往因为意识并不到位,不太重视,因而没有做到防范于未然,导致一灾未平,一灾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