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页

薛冰馨有点担忧地问道:“夫君,怎么了?莫不成三枪兄弟吃了败仗?”

徐晋摇头道:“那倒不是,三枪在忽兰忽失温追上了俺答,而且还击败了他,不过俺答跑掉了。”

薛冰馨闻言松了口气道:“打了胜仗是好事啊,夫君为何不高兴的样子?因为俺答逃掉了吗?”

徐晋笑了笑道:“俺答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了,逃了也没关系,只是三枪这小子鲁莽惹出了点小麻烦,恐怕我得亲自走一趟了。”

徐晋说完便把谢三枪的书信递给了薛冰馨,后者接过飞快地浏览了一片,皱眉道:“夫君,这恐怕不是小麻烦了。”

原来,俺答从忽兰忽失温逃掉后,一直往西逃进了瓦剌的地盘,谢三枪和依萨娜只管追击,结果跟瓦剌的辉特部落起了冲突,大家干了一仗,谢三枪他们赢了,但也捅了马蜂窝,如今瓦剌的盟主,即和硕特部落的首领声言要起兵,找明军算账呢。

在此有必要说明一下,瓦剌和鞑靼都是蒙古人,掌权者都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人,不过却分属于不同的国家,鞑靼属于东蒙,瓦剌属于西蒙。

历史上的瓦剌和鞑靼相互争斗不休,彼此都曾强大过,瓦剌的最强盛时期要追朔到明英宗时代,当时瓦剌正是太师也先掌权,这位猛人就是“土木堡之变”的主角,不仅把明英宗俘虏了,还兵围大明京城,差点把大明给灭了,后来他吞并了鞑靼,统一了整个蒙古。

然而好景不长,当也先死后,强大的瓦剌立即分崩离析了,直到现在都是分裂状态,没有统一的政权,主要有五股势力存在,分别是和硕特部、卓罗斯、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辉特。其中辉特是势力最小的,而势力最强的是和硕特部,和硕特也是瓦剌五个部落的盟主。

所谓盟主,说白了就是带头大哥,没有汗权,只有召集权,也就是说,一旦有事,盟主可以召集其他四部一起行动,其他四部可以选择响应或者不响应。

第1179章 黎朝遗臣

嘉靖六年四月十五日,大明京城已经完全入夏了,天气越来越热。每逢初一和十五,都是大朝会的日子,凌晨三点左右,所有京官,以及进京办事的地方官员便都起床洗漱,然后穿上隆重的朝服,脚步匆匆地赶往午门。

大朝会是非常热闹的,不论官职大小,只要是入品的官员都必须参加,所以每次举行大朝会,奉天门前聚集的文武官员往往多达数千人。

而今日早上举行的大朝会更是盛况空前,因为将有三支入京进贡的藩国使团一起参加朝会,分别是占城、安南和满德勒(今缅甸)。

早上五时许,天色才蒙蒙亮起,午门外已经人头涌涌,挤满了准备参加朝会的文武官员,相熟的三五成群高谈阔论,有人则趁着这个时候囫囵吃些早点,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味道。

终于,午门城楼的上的钟声敲响,两侧阙门打开,当值的守卫和仪仗队先入,然后是文武两班大臣,文左武右,分别从两侧暗门进入,行至奉天门外的丹陛下列队候驾。其间会有当值御吏瞪大“火眼金睛”来回巡查督察,若是有哪个官员吐痰放屁打喷嚏,都会被记录下来问责,一个“仪表不检”的罪名是肯定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