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公族那么没用,坑到祁氏也就不提了,迫使国君不得不让祁奚当替罪羊。
再之后,局势明显被吕武所掌控。
国君没有破罐子破摔的原因有点多,包括国家终究还是“曲沃一系”的晋国,成为元戎之后的吕武没有太过于嚣张跋扈,阴氏为首的团体跟范氏保持泾渭分明的态势,公族依然获得了一个卿位。
上面其中一点没形成,国君没事也会再搞点事,怎么都要让各个“常务卿大夫”乱起来,免得国将不国的局面真正形成。
有那么点想清楚前因后果的吕武和士匄在面面相觑,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明明比较警惕国君,还是给小觑了啊!
现在的问题是,国君为什么要承认是自己杀了中行偃,后面所谓的掌握“大料”又是个什么意思?
国君在喘息,吸气和呼气的动作有点大。
自己辞职后的智瑩再次活跃起来是个错误,他的重新活跃威胁到的家族太多太多,再来是谁都不乐意智氏再登上卿位的舞台。
问题在于智瑩的所作所为有威胁并不刻意针对单独一个家族,采取刺杀这种被发现就是孤注一掷的行动,怎么都要有点深仇大恨吧?
没有深仇大恨?那一定是有更大的图谋,可以一下子颠覆晋国的既有局面。
站在后面的其余几位“卿”刚才其实有听到一点声音,只是离得有些远听不太着真切,依稀听到谁是杀死中行偃的凶手?
中行吴瞪大了眼睛来回注视吕武和士匄,用极大的努力忍住才没凑上去,已经要有点控制不住了。
那可是杀父之仇啊!不报不当人子。
荀氏(中行氏)身上的耻辱也将永远无法洗刷,必然会在长久的时间里限制荀氏(中行氏)的发展。
事实上,家主被刺杀找不到凶手,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是在述说这个家族的无能。
剩下的那些“卿”则是脸色都很严峻,明白接下来晋国或许会迎来一个多事之秋。
所有的“卿”之中,魏琦的脸色除了严峻之外还有点怪怪的。这种“怪”是担忧什么秘密被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