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盐,下等二十钱,中等三十钱,上等四十到五十钱。”
他给出个数字,市场调研,蜀地自己吃的盐当然就便宜了,好盐也不过一斗十来钱,甚至是更低。
因为那边采盐辛苦,得人一点点在大坑的井里捞,捞一捞井壁还会塌。
加上路途遥远,到了长安,价格便贵了。
“打了井,岂不是蜀盐也便宜了?”李隆基想到两个问题。
一个是百姓吃盐价格更低,一个是冲击市场,他现在也懂了。
“易弟有要求,给制盐的人增加工钱,同时要留出来一部分钱用在当地教育和百姓补贴上。
别的人要是照着学,也得拿出来一部分钱给我们,不给就封他们的井。
易弟只要半成的利,真要,不是天上人间那种还给你留着。”
李成器说出李易的要求,半成的实利,给当地留好处。
“说是留多少了么?”李隆基眼中出来的好多开元通宝,飞来飞去的。
“一成足矣,又不是直接给钱,用这钱育民,只有生活实在过不下去的,才买东西送过去。”
李成器伸出根指头。
“别人照着做,应该给我们多少钱?”李隆基已经把很多盐井变成自己的了,都是自己的。
李成器又伸出根指头:“两成,煮完的盐,五抽一。”
“需派人手看着。”李隆基点头。
“顺便就理账了,知道产盐多少,用工几何,谁家钱多。咱们一天万缗赚不到,几千缗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