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上面还有一封写给蜀地盐商们的信,他们与李易有往来,李易一直在收那边的东西。

同时还送去十面镜子,这十面镜子就是底蕴,告诉蜀地盐商,李家庄子随时有值钱的好东西。”

李隆基清楚李易为什么拿出镜子,镜子可给兑换券作保。

张说打开个盒子,果然是个镜子。

比起铜镜来说,这个镜子好擦。

铜镜擦好了,也能很清晰,不比玻璃镜子差。

然,玻璃镜子依旧一面难求。

李家庄子明明能轻易做出很多,偏偏不往外卖。

说明还没有把李易逼到缺钱的程度,天知道他还能随时拿出多少值钱的东西。

“十万缗,对于寻常的百姓李易还行,可李易是官。”张说认为李易给钱少了。

你那么有钱,再来点呗,什么时候你大量卖镜子了,什么时候我信你家中钱……暂时不多了。

“不错,诸卿都是官。”李隆基看着张说。

“那这十万缗的兑换券就赶紧送去吧。”张说不说了,他可拿不出来十万缗。

此时归姚崇管,姚崇还在那里摸着兑换券。

又摸几下,他出声:“大面值的好,好啊,若换成十缗的,装起来更方便。

比把铜钱和布帛运到蜀地可是轻松多了,虽说十万张也很重。

今后商贾往来,无须带那么多沉重之物,人手所需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