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欲燃烽火而聚诸侯?”姚崇跟着说。

“妹喜我不认识,估计与西施属于同一种人,人家为报国,值得尊重。

烽火戏诸侯纯粹是扯淡,司马迁也不好好写,感觉他对女人有偏见。

另外呢,我又不是帝王,修一条运货的水渠,花自己钱,碍谁事儿了?”

李易就要修,现在有渠。

上山的温泉水顺着流到李家庄子,扩大,泉水更多,往后庄子泡澡都用泉水。

骊山上面一代代的皇帝都‘在’,当风景区,旅游的人少,不能随便叫人过去,属于李家庄子的范围。

扔那扔着又浪费,不如种果树、养牲畜。

到时候说果子和牲畜用温泉水浇灌喂养,比别处贵五倍,不,十倍,放闻恬兰香阁卖。

这修渠的钱不就赚回来了嘛!又不是赔本买卖。

“当修。”李隆基答应,你们只看到易弟修个渠,你们咋没看到他修路和水网?

他庄子有钱,还不许他花?给你们啊?

“修完之后,分个岔,用粗竹子延伸出来,一直过灞水,到西岸。

在上面种果树、养东西,谁想买,站在下面接。

打开岔口的闸口,他们又接东西又接水。闻恬兰香阁可以在那边修个小池子,供人洗澡。

由于华清宫属于皇室,赚钱分陛下一半,不交税。”

李易把后续安排说出来,啥我就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