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8页

徐尘被逮住之后,当时便是万念俱灰,知道自己很难幸免,不过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像徐尘这样一心想着升官发财荣华富贵的人,所以一路之上,徐尘还是暗暗地思索着办法,他也只有见到了陶基本人之后,才有机会脱罪。

如果说陶基的面也没有机会见到,那就被喀嚓一刀砍了脑袋,徐尘也只能是自认倒楣,毕竟周围的这些人都不可能决定的他是否能生还。

他唯一获救的机会就是面见陶基,而陶基也恰恰给了他这个机会,徐尘早就想好了,把自己的投降行为定性为强敌我弱,把劝降范绩说成是拨乱反正,弃暗投明。

但陶基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吗?

在将徐尘押上来之前,陶基就已经详细地读过范绩的表章,了解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那怕徐尘说得再好听,陶基也早已是心知肚明的。

当下冷冷地道:“好一个曲线行事,未放一矢,未砍一刀,就居然将整座城交给了逆魏,而且如果不是范绩对本相忠心耿耿,只怕现在本相都身首异处了!来人,将徐尘给押下去,本相本来想着给一个全尸的,没想到你怙恶不悛,自讨死路,来人,将徐尘推下去凌迟处死!”

第2290章 后院起火了

刚刚处死了徐尘,陶基就接到了范绩的求救急报,原来就在范绩送走了徐尘之后,魏军就向着九真郡发起了攻击,九真郡的兵力被抽走了一半之后,防御能力大减,所以范绩才会向交趾这边求援的。

以九真郡的兵力,根本就坚守不了多长的时间,面对魏军的进攻,范绩的心里真是慌得一批,他也没想到魏军的动手会这么快,徐尘前脚来劝降,魏军后脚便来进攻,仿佛魏军这边根本就不相信徐尘会劝降成功似的。

而且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魏军也根本就没有劝降范绩的打算,反倒是想利用徐尘来迷惑吴军,让他们没有防备,杀一个措手不及。

还好范绩的警惕性比较高,对徐尘画下的大饼许下的利诱完全没有动心,甚至连犹豫考虑的时间都没有,直截了当地就将徐尘给拿下了,同时还下令吴军紧闭城门,严阵以待,将战备级别提到了最高级,以防止魏军的突然进攻。

事实证明,范绩的针对性防御措施还是十分到位的,在徐尘到来之前,九真郡方面还真没有几个人知道魏军拿下日南郡的消息,毕竟谁也不可能闲着没事,派人时刻盯着日南郡。

范绩最担心出问题的地方恰恰相反,他认为魏军的威胁是来自北面的,一旦被魏军突破了交趾郡,那么吴军的防线就会整体崩溃。

而现在残吴的势力盘距的地方,也只有交趾郡是最为繁华的,交趾郡如果真得失守的话,那么只剩下九真郡和日南郡的话,整个交州也就名存实亡了。

不过好在有徐尘自己比较作,让范绩发现自己后背受敌了,这个情况让他立刻改变了防御策略。

原本九真郡的防御是稍稍松懈的,毕竟前面交趾郡顶着,如果交趾郡安然无恙的话,那么作为大后方的九真郡肯定是高枕无忧的,这一点是勿庸质疑的,所以说,九真郡的人普遍都有一个心理,那就是天塌了有高个儿顶着,交趾郡就是这么一个大高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