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是老夫冷酷,想要任用一个十岁稚童做工,要不是看这一家可怜,老夫才不用他呢!如今这家失去了生计,恐怕熬不过这个冬季了。”一个商户悻悻地说道。
而一旁的长安百姓用玩味的眼光看着商户笑道:“熬不过这个冬季,莫非你没有听说么,墨家子不但让你那个小伙计入学,反而还每月补贴他家一百文钱,可比你给的那几个可怜巴巴的铜子强多了。”
“啊!”商户顿时脸色一红,他原本因为墨家子禁绝使用童工,让他多花钱雇用工人,这才嫉恨诬蔑墨家子,如今却被打脸。
随着长安城的补贴到位,再加上李夫子的不停地奔波呼吁,长安城的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一下子跃升至九成。
“九成!”史家颜师古不禁惊叹,奋笔疾书将此等盛世记入史册,这可不是一墨家村的入学率,哪怕是全部上学也没有什么可比性,这可是整个长安城足足上百万人口,他相信这定然是彪炳史册的大事。
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法家的希望
长安城九成的入学率震惊世人,诸子百家为之狂欢,纷纷歌颂这大唐文治的巅峰。
然而在这狂欢的基础上,长安衙门却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整个户曹的藩库几乎已经见底了,如今的长安城只能等待周围诸县的赋税到来救急。
“什么,今年的京城各县竟然有一半在亏空!”墨顿看着周围诸县送来的财税,不由脸色难堪道,要知道京城诸县可都是上等县,根本不会出现这等现状。
祖名君在一旁脸色难堪道:“周围诸县纷纷上表说效仿长安城,雇用清洁工打扫城池,整顿交通,种植绿化,不但花光了各县的财赋,反而向长安城上表请求拨款。”
“这其中定然是儒家在捣鬼。”墨顿冷哼道。
“剩下的一半县城虽然有剩余赋税,但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迟迟送不来。”祖名君皱眉道。
很显然这是儒家想要故意为难墨顿,故意吩咐京城各县拖延赋税,故意让长安城难堪。
墨顿冷哼道:“朝廷一直推广国税和地税,那就拿长安城作为试点,日后各县的赋税改为每月一缴,各县和长安城以及朝廷按照一定的比例截留赋税,再胆敢私自挪用赋税,以渎职论处。”
“目前也唯有此法,方可解燃眉之急。”祖名君无奈道,“按月和按比例缴纳赋税,能够确保长安城的赋税稳定,方可确保长安城各项政策延续。”
“还有,各县不是想要效仿长安城么?我要看他们到底把钱花到哪了?立即下发政令,长安城三个月后派出医署前去视察,评选出最卫生的县城,最优者奖励县财富五千贯,极差者罚财赋五千贯,并将此县县令风评定位下下等。”墨顿露出一丝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