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页

张家玉是广东东莞人,与崇祯初年因失守蓟门而被杀的袁崇焕是同乡。他虽然出身不属名门望族,但十九岁即考取秀才成为生员,二十二岁乡试中举人,此时年不满三十,已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加上张家玉喜好剑术、技击,精通经文诗词书画,性格与许都类似,豪勇直爽,所以也和东南复社一系的不少人关系密切。例如陈子龙便是张家玉的好友,只是自从徐州动乱后,方以智、许都、陈子龙三人下落不明,现在京城又发生了这样的剧变,有些时候,张家玉真是升起不如回岭南乡里,做个教书先生,终此残生的想法。

他知道形势如此,没有别的办法。只是近来京中的满洲人,不仅巡街次数大大减少,过去立满城头的守军,好像数量也大为减少。

张家玉联想到前两天夜间,频繁出入京师城门的大军,还要许多店铺被强行摊派的东师新饷,脑中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

“掌柜的,店里有卖《容斋六笔》吗?”

张家玉步入纸笔铺子里,这家店是昨年年底新开的,店中陈设干净整洁,掌柜的看起来非常年轻,但五官面孔却又显得坚毅果敢,充满饱历风霜的沉淀感。

掌柜听到张家玉的问题,表情有些惊异,回道:

“《容斋随笔》只有五笔,没有六笔。先生果真要买的是《容斋六笔》吗?”

“我要买的就是《容斋六笔》,《容斋随笔》的第六笔。”

掌柜将张家玉带入店中,说道:“先生可以同我到书房里找找看,或许能够找到这本《容斋六笔》。”

“但请所愿。”

“先生里面请。”

张家玉跟着掌柜慢慢步入店铺后面的书房,没走几步,他便隐约听到了一阵琵琶声:先是曲调哀婉曲折,奏着奏着,突兀一转,宛若铁骑杀出,声声惊弦,好似万箭齐发,隐满杀机。

“客人的《容斋六笔》,就在这里,客人自己入内吧,我会守在门外的。”

掌柜指着一扇房门,请张家玉自己进去。张家玉却也不疑有诈,直接走了进去。他一推开房门,屋内的琵琶声便突然停歇,堂屋内人影一晃,一个熟悉的身影就把张家玉抱了个满怀。

“元子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