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带头喝彩。
刹那间,大半个花园又活了过来,喝彩声,抚掌声,宛若雷动。
“伯高兄好才气,也好福气!”王之涣目光炯炯,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我当是谁?原来是张旭张伯高动了墨兴!也难怪琴律大家二琴齐奏,为他笔下增色!”再看那卫道卫纲经,竟然连羡慕的力气都没有了。先悻然摇了几下头,然后走到距离自己最近的桌子旁,抓起一只酒壶,仰起头,鲸吞虹吸。
那一年,张九龄年方而立。
张潜二十三,张旭和琴律都与他同龄,王之涣刚刚过完二十岁生日。
那一年,秋风中,有花,有酒,还有琴声。
第六十八章 斯人独向隅(上)
“原来那草圣张旭,也有如此年青时候!老天爷,张某此行着实不虚!”同样的热闹,看在张潜眼里,却与周围所有人,都大不相同。
以前在二十一世纪,他看王之涣也好,看张九龄、张旭也罢,都是书本上的几个没有生命的文字,或者一幅印在纸上的画像。
他崇拜也好,给这些人恶作剧般在画像上填上八字胡,自行车,飞行扫帚也罢,这些人始终都是需要他仰望的存在,就像夜空里亿万光年之外的寒星。
而现在,这些人却都活生生地站在他眼前,跟他同龄,跟他分享同样的美食、美景,同样的热闹!
接下来,这些人还有可能跟他凑在一起称兄道弟,喝酒撒疯。一起成长,欢歌,甚至并肩而战。一起见证即将到来的开元盛世,一起分享中华民族在中世纪的光荣和梦想!
这,将怎样的开心与幸运?稍微想一想,就让人热血为之沸腾。
他,张潜,将亲眼看着王之涣,从一个少年游侠儿,成长为边塞诗派中的擎天巨柱。他,张潜,将亲眼看着张九龄,从一个回京述职的九品芝麻官儿,成长为千古名相。他,张潜,将亲眼看着张旭,从一个热血书生,成长为华夏草圣,千古酒国传奇。他,张潜,将亲眼看着……
他将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