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臭未干的小子,跟浸淫这行的老行尊一样,很有可能在小溪里挖到头等丰富的金矿。
另一方面,河边产金最多的属地可以倏然“耗尽”,再也产不出一粒金砂。
矿地上赤贫汉子可以向有所收获的邻人讨得一握砂金,让他重新起步,助他“寻求妈祖的保佑”,人们从不让谁受困,山岭上的财富近在咫尺,而且看来是取之不尽。
土著们哭死了:“这土地、这金子是我们的啊!”
第0526章 流金时代(下)
淘金狂潮不乏有种种幸运的和有趣的事儿。
1639年的某日,一个16岁的小伙子来到一个小矿地上,他脚疼、疲困、饥肠辘辘、身无分文,先前他挖矿很不走运,什么都没有找到。
他坐在河堤上,看着河谷里有30来个身板粗壮、兴高采烈的汉子在干着活儿,小伙子不声中响地看了一阵子,面部表情显示出他的辛酸遭遇。
终于,一个健壮的采矿人对大伙儿说话了,他说:“伙计们,要是大伙儿也都乐意的话,我愿意给这小伙子干一小时的活!”
“好咧!”大家应允道。
一个小时过去了,价值一百个银元的砂金放在了一个鹿皮袋里,交给了那个小伙子,有人给他开出了一张购买工具和必需品的单子。
他们说:“你去吧,买上这些东西,再回来,我们会给你立下桩子,标出一块好地块,过后,就看你自己的了!”
小伙子去买了东西回来,人们分给他一个地块,可能大伙儿帮忙他,冲掉了他的衰运,他幸运地发财了。
后来这个叫做王泽山的小伙子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他把大伙儿送给他的鹿皮袋一直保留着,当成了传家宝,家训就是“乐于助人”!
……
由于入门门槛低,本来应该经历长时间才积蓄到财富的年轻小伙子们往往很快就发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