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大国相[校对版] 余人 1272 字 2023-03-19

单从这个封面来看,这本刊物无疑是中规中矩。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封面还印制了“戊午年四月,第一期,翰林院修检厅制”等字样。

很显然,林晧然不想做一锤子买卖,而是想打响《谈古论今》的招牌,然后一期又一期地发行下去,从而获取源源不断的银两。

不得不承认,这个想法很好,但其中的难度亦相当之大。毕竟谁都不知道那些书生是什么样的反应,会不会选择购买。

在看过封面后,徐渭展开页靡,入目之下便是一首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在读完这首诗的瞬间,他彻底是呆住了,心头如同受到了一拳重击。

其实不仅仅是他,凡是打开这本刊物的史官,都是愣在那里。

第0282章 又生波澜

“这诗气势……好强!”

良久,徐渭发出一声感慨。只觉得一股浩然之色迎面扑来,这本轻轻的刊物瞬间变重了很多,仿佛这不是刚印刷的普通刊物,而是刚从藏书楼取出的珍本。

若是一般的书生写出这首诗,那必是狂生无疑。

这首诗的作者偏偏是林晧然,史无前例的连中六元者,圣上亲赐的文魁。所以这诗中,有的只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情万丈,一首大气磅礴的惊世之作。

单是这首诗,必然就能帮着《谈古论今》打响名头。很多爱诗之人,必会为这份刊物买单,单是买到这诗就已经物超所值。

有着这个明珠在前,后面的内容虽然不差,但似乎不能跟这诗相比。哪怕是他那篇一针见血的《漕弊论》,亦是不能跟这诗相媲美。

纵观这份刊物,里面的看点颇多,估计会获得一些书生的追捧。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林晧然当初会如此信心十足,确实是有着骄傲的底气。

徐渭不得声色地观察着旁人的反应,看到毛惇元满脸潮红,如同喝了小酒一般。先是不解,但很快就意识到原因所在。

在毛惇元所负责的文章的最后,有着“戊午科探花郎毛惇元”字样。徐渭发现这一点后,抬头望向前面的林晧然,不由得更佩服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