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热菜,外加几壶热酒,还有从雷州带来的沙虫干,令四人吃得不亦乐乎。
毕竟已经是多年不见,三人对林晧然的经历好奇,而林晧然对三人在京中的情况亦显得很在兴趣,便是纷纷地聊了起来。
“兵部武选清吏司早已经是乌烟瘴气,我在里面是憋得慌,根本没有什么好说的!”宁江仿佛是满肚子的怨气,喝着酒摇头道。
杨富田显得更肥胖了,两只小眼睛眯成一道缝般,却是显得自满地说道:“我倒还好!有肉就吃,有酒就喝,不过我已经听从我爹的叮嘱,从不主动伸手捞钱。”
徐渭发现大伙都望着他,放下酒杯显得无奈地说道:“现在的翰林院一片和气,而我是《谈古论今》的副总编,大部分精力亦是放在《谈古论今》的编撰上。”
虽然语气说得平淡,但三人还是听出其中的自豪感。随着《谈古论今》的销量增加,影响力亦是与日俱增,而黎渭想必是以此为荣。
宁江轻叹一口气,做出总结道:“咱这帮兄弟还是若愚师兄厉害,这回广东才三年多,却是干了不少的大事!这造福家乡不说,亦是缓解了财政紧张,当为吾辈楷模,我都想以后外放做个知府了!”
林晧然这些年跟汪柏学会了养气功夫,面对着这般的追捧,却仅是淡然一笑道:“这外放是自由很多,不需要时时刻刻提防和算计,在偏远的地区做知府更是说一不二。只是真正想要做大事,真想要改变大明的现状,那就非要在京城不可!宁江,你现在可能是不如意,但还有改变朝局的机会,若真的被外放了,那就很难再回来了,那时才是真正的煎熬。”
宁江是一个正直的官员,对当下的朝局失望,对武选清吏司的现状更是失望透顶,所以心里才想要到地方担任知府做些实事。
只是听着林晧然的这一番言论后,知道林晧然说得极对,便是打消了心里那个不成熟的想法,认真地拱手道:“师兄说得对,是我太莽撞了!”
“我早就说你了,你应该懂得圆滑,像我这样子,多自在!”杨富田轻睥了宁江一眼,显得洋洋得意地跟着说教道。
宁江脸色微寒,当即呵斥道:“你个败类,给老子闭嘴!”不是谁的话都能入他的耳,特别杨富田还是他一直鄙夷的对象,自然不允许对方说三道四。
宁江和杨富田似乎是天生的冤家,这几句话间,便是开始吵了起来。
眼看二人又要斗嘴,徐渭突然插话道:“若愚,你刚才前去拜访老师,老师跟你说什么了。”
尊师重道,早已经深深地铬在他们的骨髓上,尤其吴山确实值得他们尊敬。
在听到这个问话后,杨富田和宁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休战,刷刷地望向了林晧然,亦是想知道他跟老师聊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