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为止,双方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分歧,故而外察的事情进展可以说很顺利。
“刘畿?”
严嵩看到了新任顺天府尹的候选人,亦总算知晓是何方神圣。只是让他略感意外的是,徐阶所推荐的人员并不算是徐党中人,而是高耀的人。
高耀既不是翰林院出身,亦不是出身于言官,仅是以三甲进士留在京城任刑事主事。只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却一步步走上了户部尚书这个位置,而今更是加封了太子太师衔。
在最初担任户部尚书的时候,包括他在内的官员都不看好高耀的前途。只是事情却出乎意料,高耀凭着他的能力,竟然出乎意料地坐稳了尚书这个位置。
随着他对两淮盐政动手,这才发现两淮商团对这个朝堂有着不容小窥的影响力,他们的人员早已经渗透到朝堂的很多要职上,这其中便是以高耀为首。
只是他却是明白,想要解决大明财政的窘境,那就非要对两准盐政动手不可。而成绩亦是显而易见,致使去年朝廷的盐政收入大增。
“元辅大人,可有何不妥?”郭朴看着严嵩微微发呆,便是小声地询问道。
严嵩猛然地惊醒般,便是将手上的名单放下,显得满意地应道:“这名单并没不妥,我呆会便会呈交给皇上御审!”
“元辅大人,下官不敢叨扰,先行告辞了!”郭朴又施予一礼道。
严嵩轻轻地点道:“慢走!”
郭朴离开了严嵩的值房,但并没有直接离开无逸殿,而是转而走进了徐阶的值房。
徐阶坐在书桌前,对着面前的一份奏疏,却是露出思索的表情。
自从严嵩去年因丧妻之痛在家休养一段时日,他这位次辅才能够顺理成章地插手票拟权。当严嵩回来后,虽然票拟权被收回,但他亦是分担起部分的票拟工作。
只是真正参与到政事中,亦让他明白当下大明的种种弊病。地方官的贪婪、军政的腐败、权贵的恣意妄为,令到这个帝国显得岌岌可危。
广东张琏起义造反,虽然已经被平叛了,但长此以往,却难保又出现李琏、严琏和林琏等反贼头目公然对朝廷叫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