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4页

大国相[校对版] 余人 1428 字 2023-03-19

林晧然端起茶盏,默默地打量着后世鼎鼎大名的戚继光,发现这人比当年显得更加的威风,但似乎胖了一些,却是不动声色地询问道:“戚将军,你可知本阁老将你火速召到京师,意欲何为?”

“请阁老明示!”戚继光的心脏怦怦地跳动起来,显得恭敬地拱手道。

他一直都知道林晧然在推行“南将北调”,昔日的上级俞大猷和石华山都得到了林晧然的重用,在边军都是出任了总兵一职。而他所立下的抗倭战功只多不少,自然是忍不住朝着那个方面联想。

而今他还不到四十,正是当打之年。不管是为了报效国家,还是为了建功封侯,他都渴望能够得到这位权力滔天的阁老提拔,让到他在边军中出任要职。

第1993章 论战

随着火墙内炭火的剧烈燃烧,屋内的气温明显上升。

林晧然将茶盏轻轻放下,却是微笑着卖了一个关子,来到沙盘前淡淡地询问道:“你看看这个沙盘,可知是哪里的地形?”

这里终究是兵部衙门,作为兵部尚书的茶厅亦是摆放几个沙盘,用沙土垒出不同地势和插上各色旗帜做标注。

戚继光很是重视这一场会面,跟随着林晧然来到沙盘前,当即打起十二分精神审视着沙盘,而后抬头望向林晧然道:“阁老,这里应该是蓟州西边古北口的沙盘!”

由于出身于世袭百户之家,从小便熟读兵事,更没少研究军事地图。虽然他没有在九边任职的履历,但一眼便认出了这个地形。

“不错!”林晧然轻轻地点了点头,而后指着某处正色地考核道:“若是蒙古骑兵大举来犯蓟州,你以为当如何防守?”

威继亦是提前做了功课,便是侃侃而谈地道:“蓟州的防线长达两千里,只是境内河流众多,致使更个要塞不像其他边镇般紧密相连。在册的将士虽然超过十万之多,但战线过长和要塞紧密度低,致使兵员显得很分散。据卑职所知,每当蒙古骑兵集兵而犯,我们则是散兵而守,仅仅只能据城自保,只有等到他镇援兵前来方有一战之力。”顿了顿,他抬起头望着林晧然认真地道:“卑职以为当务之急是要重新编制一支以骑兵为主的机动营,此举既能支援各城加强防守,又能威慑蒙古骑兵不敢深入,可保蓟州万无一失!”

赵焕将人领过来后,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站在门口静候着老师的吩咐。而今听到戚继光的战术构划,却是不由得打量了一眼这里赫赫有名的戚将军,跟恩师的战略意图可谓是不谋而合了。

“刚刚在内阁议事,徐阁老还想着如何削减九边的军费,此事恐怕暂时是办不成了!”林晧然听到戚继光的提议,却是苦涩地轻轻摇头道。

其实俺答的问题一直都达不到亡国的高度,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始终在于大明自身。

如果不是遇上这位将国帑花费在道家修筑和承天皇室等工程上的皇帝,若不是有着宗藩禄米这个巨大的包袱,更有无数千方百计偷税漏税的官绅阶层,大明又怎么可能处处受到掣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