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地,他们竟然不知死活地质疑遗诏真伪,质疑当今皇上的继承权,这个举动完全是自掘坟墓。
或许早前他们还觉得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主宰,但现在看着郑远方的脑袋被砍了下来,他们所有人终于是梦醒了。
不管他们是甘心还是不甘心,在绝对的权势和民意面前,他们这些读书人的愿意早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华夏历史的车轮仍然滚滚向前,只是跟他们这帮读书人似乎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更是与所谓的大儒全然无关,一切都将按着那个男人的意志前进。
在郑远方被斩的当天晚上,一场属于夏季的暴雨降临北京城,似乎疯狂地洗涮着属于过去的旧时代。
第2383章 最后一战之全新时代
次日清晨,京城的天气格外清鲜,青砖街道变得一尘不染,很多人家的后院呈现着鸟语花香,似乎即将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谈古论今》创办至今,已经有十四年之久。虽然销量早已经达到了峰值,但其影响力却是与日俱增,始终是当世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媒体。
借助文雅斋的销售网络,每一期《谈古论今》的销售量都在四十万册以上,总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
即便是无名小卒的文章能在《谈古论今》上刊登,不仅他那篇文章会传遍全国,而且他的名字亦将响彻大江南北。
当然,每一期都有很多顶尖的读书人在争夺着名扬天下的机会,故而文章想要刊登在《谈古论今》的难度极高。
只是哪怕难度再高,每一期都会诞生一个幸运儿,而他所写的文篇亦将会引导全国舆论的新风潮。
“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百历元年最新一期《谈古论今》出炉,在时政的篇章中,刊登了一篇关于摊丁入亩利与弊的时事策。
虽然最近有不少大儒对摊丁入亩持强烈的反对意见,更是搬出了祖宗之法,但很多读书人对摊丁入亩的利弊其实是心知肚明。
书读到这个程度,看待问题无疑更加的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