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9页

大国相[校对版] 余人 1256 字 2023-03-19

受益于大明开拓了美洲市场,不论是商税还是关税都明显有了大幅提高,而关税更是一跃成为了第一税种。

林晧然看着两千两百万银元的关税收入却是没有十分的满意,毕竟在他的目标之中,单是关税一项便要达到亿元级别。

很显然,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朝廷仍旧不能松懈。

“元辅大人,我们工部和铁道学院对京津铁道工程进行了估算,京津铁路工程预计要耗费八百万银元!”工部左侍郎杨富田观察着林晧然的脸色,便是认真地汇报道。

“元辅大人,如果要挤出这么一大笔银子的话,明年的很多预算都不够了!”马森的眉头当即蹙起,便是担忧地说道。

林晧然已经将报表看完,便淡淡地表态道:“马尚书,京津铁路其实不需要由户部全部拨付,可以通过合资或发债的形式筹集资金,将来通过票价能够收回投资款的!”

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运力工业化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早在几年前,大明便在广东创建了铁路书院,专职于铁道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更是在澳大利亚尝试了铁路项目。

随着澳大利亚采矿的深入,人力和畜力已经严重拖累铁矿的开采进度,迫在眉睫的是运力的成本和效率。

面对着这个顽疾,铁路书院在澳大利亚开启了修建铁路的项目。从数百米铁道到数千米铁道不等,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动力效率,更是大大地削减了运输成本。

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加上天津港已经兴起,大量的人员和货物都选择从天津港登陆,致使天津到北京这段路程成为大明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

在几番的调查和权衡后,林晧然拍板要建设华夏第一条铁道,要拉开一个全新的动机取代畜力的火车时代。

“元辅大人,这可是八百万银元的超级大工程,怕是没人愿意投资或借款吧?”户部马森咽了咽吐沫,显得认真地提醒道。

足足八百万银元的投入,如果不是林晧然的权威,加上这确实有利于百姓和货物运输,恐怕他都要强烈反对这种耗费巨大的工程。

只是看到林晧然毅然还是要启动这么烧钱的工程,而大部分银两还计划要富户来承担,便是不由得给林晧然泼了冷水。

还不等林晧然表态,旁边的杨富田抢先说道:“马尚书,你怕是有所不知!现在大家手里都积攒了不少的银子,都恨不得寻得利息高又有保障的项目。咱们这个项目由朝廷牵头,且又十分具有前景,我敢保证定然会受到大家的热捧,八百万银元并不难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