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

说着,宋景向周围的人拱手一拜:“在下种植的百亩粟米,有劳诸位帮忙收获了。”

宋景说完,陈相开口道:“不错,我等追随先生乃是为了心中的道义,哪里是为了其他,所以相也会走访江淮各地。”

片刻之后,在大家纷纷要求前往各地后,陈相摆了摆手,开口道:“虽然大家都欲前往各地一行,但是这些的田地总不能全部交给家中妇孺去收获耕种吧。而且还有我们用来观测的田地,也需要人去记录。”

说着,陈相看着众人道:“所以,这里最低还需留下十人照看田地……”

……

九月。

就在各国的粟米即将成熟的时候,就在各国百姓怀着期待的心情,紧张的抢收的时候。

此时,楚国郢都的一处工匠坊内的一个院落,一个眼神炽热而疲惫,脸上流着汗水,面色枯槁,头发干枯,看似年近六十的人,不断地喘着气,一边狂热的看着渐渐熄灭的炉火,一边对室内的人吩咐道:

“快,取出炭火,扇风冷却火炉。”

声音落下,室内的另一人立即忙活开来。

说话名叫燕宗,乃是从燕国而来的方术士,另一人乃是他的弟子卫渲。

燕宗曾今跟随燕国著名方术士羡门子高出海寻仙,去探寻大海深处的仙山。

因为齐燕两国濒临渤海,海中时常出现海市蜃楼,故而齐燕之地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海上有仙山的传说。

为此,千百年来,有为数众多的求仙之士,为了长生不死,得道成仙,而坐船出海寻仙。

其中有各国官方的,也有民间自发组织的。

到了现在,随着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寻仙的队伍越加繁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