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页

若是公孙郝迟迟不至,或者城中楚人再次作乱,那在上庸的秦人,包括他这个郡守,恐怕都会在劫难逃。

想着,宋墨不仅有些迟疑的向赵平问道:“赵将军,不知依你之见,公孙将军几时能攻克郇邑。”

赵平沉吟了一下,然后摇头道:“将军,依在下看来,公孙将军要想短时间内攻克郇邑恐怕很难。毕竟汉中的楚人反叛后,便将汉中郡的丁壮全都聚集郇邑。虽然郇邑没有多少精锐士卒,但是城中丁壮极多。

而且,郇邑作为汉中治所,城墙高大,一面有汉水作为依靠,公孙将军只能从两面攻城,着实有些困难。”

顿了顿,赵平见宋墨一脸沉重,再开口道:“将军,在下更担心的是,要是郇邑的百姓听说楚军已经收复上庸,那么郇邑必然士气大振。如此一来,攻克郇邑的几率就更加渺茫了。”

宋墨点了点头,接着问道:“赵将军,不知眼下我等是否还需要坚守上庸?”

“这……”赵平突然沉默了。

宋墨见状,顿时长长一叹。

他知道赵平为什么突然沉默,因为这个问题赵平无法回答。

如今上庸城中还有大量秦军,可谓主力犹存。

若是这种情况下,他就退出上庸。

这让远在咸阳的秦王怎么想。

他这个上庸郡守,究竟是在无可奈何之下退走的,还是见楚军杀来,畏战而逃的呢?

须知,不算这两天的逃亡之路,整个上庸之战才打了四天而已。

作战四天,损失三千秦军,不,算上各县还在地方逃亡的溃兵,说不定伤亡还不到三千。而且,在公孙郝还在强攻郇邑的情况,他这个郡守便带着上庸主力逃亡。

这……

这不仅是他这个郡守无能,而且显得他这个郡守胆小如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