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页

昭雎闻言,眼睛余光看了一眼楚王,然后又看了一眼对面的唐昧,然后率先开口道:“大王,齐王虽死,然匡章依旧在清河驻守,以备我楚国。而且,齐王又将声子调往北地,以备燕赵两国。

如今赵国重心不在齐国身上,魏国乃是齐国的盟友,宋国首鼠两端,燕国实力弱小,而我楚国经历了连年大战,急需修养。”

说着,昭雎拱手道:“故,臣以为,何不趁此机会,派出使者前去与齐国交好,压一压宋国。”

唐昧一听,立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现在江东的变革正刚刚开始,他可以说是楚国之中最不愿在这个时候多生事端的,此时昭雎话音一落,唐昧立即开口道:“大王,臣附议,我楚国正方兴未艾,此时不宜动兵。”

其他群臣一听,纷纷附和道:“大王,柱国所言极是。”

熊槐点了点头,他自己现在也趋向于修养,不想在此时动兵。

想着,便看向昭常道:“左尹,有劳贤卿走一趟齐国,代表寡人参加齐王的丧礼,并表达对新王的祝贺,说明寡人交好新王之意。”

“唯。”昭常点了点头。

“另传诏给将军景阳,让他谨守淮阴城,不得与齐国发生争端。”

“唯。”

说着,顿了顿,熊槐意味深长的道:“诸卿,齐王走的突然,这让寡人想起了更加年长宋王,各国之君,以宋王最为年长,快接近花甲之年。但是,现在宋国太子贞却远离宋都,在淮水之北筑城,若是这宋王突遭不幸,而宋太子远在淮北,这极不利于宋国的稳定。

是故,寡人不忍心宋国发生这等悲剧,故而打算劝说宋王让太子贞回都,不知哪位贤卿愿走一趟宋国,为寡人劝劝宋王。”

群臣一听,立即便知楚王的心意。

这是打算趁齐国内部不稳,无暇顾及宋国,想要将宋国拉到楚国的阵营。

此时,上官大夫心中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