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页

昭雎话音一落,屈原跟着道:“大王,令尹所言极是,此时国中正处在关键时刻,须臾不得离开大王,是以大王此时万万不能轻离。”

昭常景邵闻言,不禁瞥了屈原一眼。

楚国现在在外交上如此被动弱势,还不是你屈原惹的祸,若不是你屈原鼓动大王变法,我泱泱楚国岂会连区区的宋国也收拾不了!

此时,咸尹范环开口道:“大王,臣也以为大王此时不能去大梁,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大王以及楚国都丢不起这脸。

天下各国,以我楚国为首,现在赵国却不经过我楚国同意,率先向各国发起会盟的邀请,行使霸主的权力,赵主父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

若是大王去了大梁,则大王如何自处?我楚国如何自处?”

“咸尹所言极是。”回国不久的三闾大夫屈署附和道:“大王,我楚国接连遭到五国征伐,虽然打退了五国的进攻,但自身也损失惨重,此时根本就无力与一直养精蓄锐的赵国相争。

既然如此,那自然就不能强撑着去大梁与齐赵两国争锋,免得自取其辱。”

熊槐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这次赵国邀请的国家,大都跟赵国走的很近。

其中韩魏两国与赵国一起号称三晋,三家相杀相爱数百年,乃是兄弟之国。尤其是现在,韩赵有亲,且韩王几瑟乃赵国所立,而魏国那边……现在魏国太子还在赵国做人质呢!

至于宋国,熊槐可没有忘记,赵臣仇液已经做了宋相多年了。

而燕国那边,虽然楚燕关系密切,但终究不必燕赵两国。不仅燕王职乃是赵国所立,而且燕国面对身边的齐国,迫切需要赵国来平衡齐国的压力。

所以,若是楚国强盛的时候,还可以势压人,强迫魏韩宋三国站在自己这边,并拉拢燕国,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但现在……

熊槐心中暗暗嘲笑道:“寡人做了一辈子霸主,岂能为赵雍所迫,就算现在国中没有变法,这样的会盟寡人也不能去。”

想着,熊槐立即定调道:“既然诸卿都这么说,那这次会盟,那寡人就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