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就难住了这帮人,一群臭皮匠抓耳挠腮开始思索替代方法,最后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制作一批小木筒,少量装药爆破,根据破坏程度估算冲击力。

此后这些人分工合作,有的人制作木筒,有的人运来材料,有的人制作颗粒火药,有的人拿筛子筛选出不同的粒度,有的人进行测试……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验,他们得出了结论。颗粒越大燃烧越慢,但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过大之后燃烧太慢,反而会影响威力。最终,他们筛选出两种等级的颗粒火药,一种小颗粒,用于枪药,而另一种颗粒更大,用于炮药。

这过程中,还有一些意外收获。他们一开始尝试着把颗粒尽可能做大,但是黑火药之间的粘结力无法制成过大的颗粒,稍一晃动就碎了。于是就有人试着用浆糊做黏合剂,没想到这样子做出的火药居然大大降低了燃速!

这下子他们可就产生了兴趣,分析一下应该是淀粉的作用,于是在此基础上多次进行改进实验。先是根据化学反应式,适量减少了木炭的用量,果然效果要好一些。后是嫌现在的浆糊杂质太多,又做不出纯淀粉,就试着用白糖替代一下,结果效果大大好于预期。

多番折腾之后,他们得到了一种相当优秀的炮用火药。可惜白糖太贵,用在现在的小炮上效果也不太明显,于是就暂时搁置下来,只做个技术储备。

改进后的枪药相对于现在使用的颗粒火药略有提升,但不显著,在冲击力相当的情况下,可以多装10-15的火药。武备组经过讨论,决定暂时不改变火枪的设计和标准装药量,新枪药的应用相当于提升了火枪的耐久度。

而炮药的改进则明显得多,膛压明显降低,差不多可以多装30-50的火药。不过装药量的提升直接的效果是提升了炮弹的初速,而高初速则会快速衰减。经安全部测试,增加30装药后,虎威炮在100的距离上对厚木板的穿深增加了23,而在200的距离上只增加了15。于是安全部和武备组商议后,决定改进火炮的设计,减少壁厚,制造更轻便或者口径更大的火炮。

第50章 城阳工业区 上

1256年,腊月十六,城阳区。

“居然这样,真没想到啊,张荣和严实这两个汉奸,居然把地方治理得不错。”

一桌酒宴上,方迎波拿着酒杯,有些感叹的说。

这是一间简陋的砖房,四角点着蜡烛,不是很明亮。中间摆着一张圆桌,商务部的方迎波、财政部的李夏、后勤部的谢小凝还有两男两女坐在一起,桌上的酒菜以当前的标准来说还算丰盛,有辣椒炒腊肉、白菜炖猪肉、蘑菇炖小鸡,还有两条大黄鱼,分量都很足。酒是附近买来的土酒,度数很低,口味很一般。

这两男两女,是几个月前东海商社派出的陆上考察队,他们先是往东北前往莱阳县,又转向西经过胶水县,路过潍州,一路前往益都、济南、东平、兖州、莒州、密州等地,详细考察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前不久才回到胶州,可算是非常辛苦了。

他们到达胶州后,搭乘渡船从海路到达了墨水河口,本想继续前往即墨,没想到却遇到了在此处考察的城阳工业区主任方迎波等人,于是就被他拉到了东海商社在城阳区建设的“基地”,置办了一桌酒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唉,不过也就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内好些。有些蒙古人直接管理的地方,哦不对,他们根本不管理,直接把良田全变成牧场,强迫人民为奴,真是造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