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页

寻唐[校对版] 枪手1号 1725 字 2023-03-19

文明其头脑!

这两件事情,就没有一件是容易办成的,而且也不是一件短时间就能容易完成的事情。

这不像打仗,短时间内就可以分出胜负雌雄。

也不像搞经济,最多一两年,一个政策的好坏,便大致可以分辩出来。

这两件事情的时间线,只怕是要以十年为一个界限方才能看到真正的成果的。

而且,这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还需要大量的投入。光指望朝廷拨款是不现实的,哪里都缺钱,而且也不是每一个官员都像皇帝考虑的这么长远,哪些掌控着钱款的人,只怕更愿意把钱投入到那些能立竿见影马上看到成效的项目当中去,这毕竟也是他们的政绩。而这种长期的又是大投入的项目,恐怕他们就没有那么容易答应了。

一想起自己还要去筹钱,章回的脑子里便嗡嗡地响着,满脑门儿子的官司,回去之后,只怕又得夙夜难眠了。

倒真是应了皇帝的那句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第1127章 谈话(4)

监察委员会来了两个人,曹彰与吴进两个人。曹彰是一个理论家,做起理论研究来,一套一套的,但真要落实到具体的事务之上,手段就廖廖无几了。之所以他能当选监察委员会的主席,一来是安抚曹信,二来是此人为人方正,讲起死理来与吴进相比,丝毫不逊色,三来,他是义兴社的第三号人物。

监察说到底,就是一个得罪人的活计,因为监察最主要的任务,其实就是对内的。贪污腐败,滥用职权,以公谋私,每一项,都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没有硬实的背景,在这个位置之上,只怕是坐不稳的。

吴进是一个实干家,此人不但在个人品德之上无可挑剔,更重要的是,他在基层干过很多年,是一个从策末之官一步一步地奋斗起来的,对于底层的那些鬼魅伎俩一清二楚,这两人搭档,可谓是天衣无缝。

等到再过上一些年,吴进建立起了权威,有了足够的影响力,再接班曹彰,就顺理成章了。

看着两人,实则上李泽的目光更多的是落在吴进的身上,缓缓地道:“改革之后的监察委员会,权力大增,上至我这个皇帝,下至最基层的里正,乡老,吏员,都属于你们的监察范围。以前的御史台监察院,虽然也担负着这些职责,但他们手里是没有武装力量的,而现在的监察委员会,手中却掌握了一定的武装力量,这对于你们是好事,但也是负担,你们明白这个道理吗?”

两人都是点了点头。

改革之后的监察委员会,将整个大唐属地的捕快,全都纳入到了其管理之下,这些人变成了一个准军事组织,被命名为靖安军,接受双重管理。既受当地官府的调配,又接受监察委员会的监督与调派。行省一级的靖安军高级官员,由监察委员会委派,府,县则由本地官府委任并在监察委员会备案。监察委员会有权跨行省调动靖安军,而本地官府则不具备这个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