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象升微笑着道:“在益州,事实上我们更要忌惮的是盛仲怀而不是朱友贞。朱友贞在军略之上不错,在治理地方之上,其实没有多少经验,益州政事,全操于盛仲怀之手,不得不说,此人的确是一个能力出众之辈。”
李泽点了点头:“能看得出来。”
“盛仲怀如今在稳定益州统治的基础之上的情况之下,现在正大力开发与藏地的交易,今年,茶马古道再度兴盛起来了。”高象升道:“从第一年的收获情况来看,今年他们必然会加大力度开发这条线路,从茶马古道之上,他们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各类战略物资,正源源不断地从茶马古道运进益州。就在我离开益州的同月,盛仲怀已经派出了特使去了吐蕃,双方合流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原本今年我们已经准备对吐蕃动手了。”李泽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陕甘两地今春的大旱已成定局,使得我们在粮草等的供应之上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如今,薛平还正在努力地西域都护府那边筹措更多的粮草来应对这一局面。不过也不能指望太多,再加上去年冬季突如其来的湖南江西大战,也牵扯了我们的不少精力,今年的进攻计划,恐怕要推迟了。”
“时间一长,只怕会更麻烦。朱友贞,盛仲怀的计划其实很简单,最主要的就是死守汉中,襄阳等地,而在夷陵方向,则主动发起进攻。他们占有地利,打我们很容易,我们想要进攻,则面临着益州天险的问题。”高象升道:“我建议,无论如何,还是要先将汉中和襄阳先拿下来。这样,夷陵方向的田满堂所部,就不得不退回去了。”高象升道。
“你说得不错,这两地,今年是一定要拿下来的。”李泽叹了一口气:“总攻吐蕃的计划,只能再一次推迟了,不管怎么说,对外的进攻,一定要建立在内部的兴盛之上,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一年,最多再有一年的时间,很多问题便能得到解决了。东北建设兵团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今年会看到真正的效果。西域都护府,薛平也在仿效东北建设兵团,大量的到了退役年限的士卒,仍然以军队的管理模式开始屯垦。高丽之地,已经开始复兴,今年也应当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助力了,海外贸易稳步增长。只要湘西,江西南部的战争进展顺利,最迟明年,我们就可以积蓄起足够的力量了。”
“陛下,在茶马古道之上,我已经埋下了不少的钉子,能最大程度地对他们双方的交易进行破坏。接下来,我想继续在这上面发力,彻底切断益州的这一条生命线。”高象升道:“如此一来,便将益州关死了,迫使他们不得不对内更加残酷,这样我们便又有了很多作文章的机会。”
第1218章 兴华二年
兴华二年,对于李泽来说,是充满恶意的一年。至少在这一年的开端是这样的。
正如年前预测的那样,甘肃,宁夏,青海等地遭遇了近十年来最大的干旱,而在另一头,河南,山东等地,又遇到了大涝。
虽然在去年年终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准备,但突如其来爆发的战争,还是让大唐的各项准备工作,受到了极大的挫折。朝廷的精力在那个时候,不得不转向应对这一场大战。等到战事结束的时候,准备的黄金时间已经错过了。
旱情如期而至。
从过年之后,就没有下过雨,而去年冬季那一层薄薄的雪,当真应了那句杯水车薪之说。而这几个地方,本来还需要承担着朝廷准备发动的对吐蕃的战役的后勤输送,灾情远超当初的想象而准备又没有到位,现在的情况之恶劣可想而知。
战事不得不暂时停顿了下来。
皇后柳如烟自赴甘肃,坐镇河套。一来是帮着应对旱情,抚恤灾民,组助协调各地抗灾求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柳如烟熟悉军队,能在万一有事的情况下,起到拍板和一锤定音的作用。以免得因为通信的不及时而造成时间上的拖延因为耽误事情。
因为大唐暂时无力发动对吐蕃的战事了,但不代表着吐蕃就会老老实实地也呆着不动等到唐人回过劲儿来。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于是天赐良机,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