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他最近常往渔村跑,一方面是工作,另一方面他媳妇自从吃了鱼丸,孕吐是止住了,可家附近的菜场,买不到新鲜的海货,媳妇儿又成天惦记着想吃,只好三五不时来渔场碰碰运气,有时会来林家称两斤鱼丸,捎回家哄媳妇儿多吃点米饭。

“真不巧,这两天有事忙,没做鱼丸。”徐秀媛歉意地说。

徐随珠听是省国资局派下来的干部,有心打听渔场改制事宜,便说:“姑,家里不是摸到两个鲍鱼吗?这对孕妇有好处,不如送给李科长吧!”

“不用送不用送,我出钱买。”李有国掏出皮夹子。

“李科长客气了,原就是大海的馈赠,运气好捞上来的,哪能收您的钱。”徐随珠把兜兜给了她姑,一边说着一边进灶房提了个小桶,往里装了俩鲍鱼,提出来给李有国。

徐秀媛又拿了一罐自家做的黄泥螺和蛤蜊给他:“都是赶海捡了做的小菜、晒的干,不值几个钱,李科长带回去尝尝。”

李有国原以为两个鲍鱼只是个概数,看到东西才知竟然真的只有两个,不过这俩鲍鱼可真大呀!市场价指定不便宜。

便坚持要给钱:“你们自己做的小菜送我我就收了,这大鲍鱼的钱无论如何得收下。要不然下次我哪好意思再开口问你们买。”

徐随珠没要他的钱:“下次还不知道啥时候呢。这么大的鲍鱼纯属运气,几年都遇不上一次。许是我爹在泉下保佑吧。他那时候,撑着渔船出海捕捞,都没捞到这么大的,命倒是给搭上了。”

亏得李有国对撒网捕鱼不在行,否则一准起疑:鲍鱼这东西,蹲岸边撒网也能捞到?

“确实!”听了徐随珠的话,他不由感慨,“渔民的生活确实辛苦,也充满危险。不过改革开放以后好多了吧?老林俩口子在渔场,待遇还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