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力挠头不好意思的说:“伯母,没事!
我父亲说过。
能多听听薰儿姐的教导对我以后步入社会可是有大助力的。
我父亲还常常教导我说: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像薰儿姐这样的大能耐的人。
能有机会听到一些教诲!
那是我的福气。
并非是我委屈了。”
薰儿笑着说:“徐小弟不错呀!许久不见,还让我对你刮目相看了。”
“应该的!薰儿姐,你就别调侃我了。”
薰儿继续说:“姐,今日心情好!不然再教一句。”
“什么?”
徐力来了精神!
以为薰儿要传授他什么高深的做生意赚钱的秘诀。
薰儿说:“你记得言轻莫劝人,身卑不说理,穷困不交人。”
母亲不清楚薰儿为何能说得出这么句话出来?
简简单单一句话仿佛渗透着血泪经验。
不经历世俗沧桑之人恐怕不会总结出来的。
母亲记得小时候有一个叔叔性格脾气极好!
但他有个坏习惯就是好管闲事。
比如邻居吵架他去当和事老,夫妻斗嘴他也跟着瞎搀和。
结果就是人人都嫌他碍事。
一次喝喜酒的时候他跟几个在外做生意的亲戚坐一桌。
聊着聊着,他就红着脸跑了。
后来听说他老毛病又犯了。
人家说生意上的事正热闹,他跟着评理,不知哪句得罪了对方?
让人讥笑他算什么鸟?
自己穷得叮当响,懂个屁。
所谓自取其辱首先都是因为自己想错了,做错了。
然后才会被人当众打脸。
母亲再次觉得面前的薰儿俨然不像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
可她摸着薰儿的脸蛋。
又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这就是她十几岁的女儿呀!
徐力问:“我感觉这句话仿佛蕴含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让人受用无穷。薰儿姐,你能给我详细解说一下吗?”
薰儿说:“你呀!让你平时多读书。现在理解一句话都这么费劲!”
“薰儿姐,拜托了!”徐力像祷告神灵一般的说。
薰儿说:“从古至今,人情世故的曲曲弯弯都是大同小异的。
人生在世,讲究一个德行配位,名副其实。
不然的话,你就会步履维艰,活得很痛苦。
社会是很现实!
穷人好谈感情讲义气,富人则注重利益取舍。
当穷人和富人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驴头不对马嘴的情况。
一边觉得你太没有人味,不讲感情;一边却觉得你狗屁不通,毫无道理。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
身边那些好说世态炎凉的人往往都混得不好。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混得不好才这么说。
等他要是混好了,往往比让他觉得世态炎凉的人,还炎凉许多!
世界是功利的!
大家都像是一群争食的鱼儿先恐后地往前游。
或许这就是命!
要知道这就是人生的修行。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自然天真,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