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不懂人话,更是不懂过日子的。
当真柴房里码好的棍子柴是不要钱的啊?
万一后面下雪封山了,原本全家人准备的柴火,岂不是不够了?
“气死我了,果然是便宜无好货,看看,一点都不知道过日子的,难怪赵家不要钱也要扔给我们家,简直气死我了!”
婆婆一个人在厨房自言自语之后,一怒之下,把锅铲子砸在锅盖上,碰的一声传多远的。
好做什么姜汤啊!
病不死她!看她这么会心疼她自己的,还要自己这个老婆婆伺候她什么?
老二一房人听到动静,孟东辰二哥孟东升装着没听到,二嫂孟郭氏却幸灾乐祸起来。
速度将自己的剥大蒜任务,全部拖出去交给三弟妹,趁着婆婆对她发怒的时候,正好甩出去这件事。
“三弟妹,我是你二嫂,昨天你也见过的,今天你好好的怎么就生病了呢?怪可怜的。
这两箩筐的大蒜头,我让给你剥吧!正好剥大蒜的时候多少沾沾大蒜味道,对受凉还是有好处的。
就是剥的时候注意点,不要露出来蒜仁,不然过年后不好排蒜,家里每一年靠大蒜得几个钱,给东辰买点纸笔呢!”
二嫂孟郭氏虽然才二十一岁,也才生了个三岁女儿,但她一点不惧孟家公公婆婆。
关键在于她长得好看,被二哥孟东升稀罕的很,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无条件的护着,导致公公婆婆拿二媳妇也没有多大的办法。
这也是她敢起分家心思的底气,她家男人撑着她。
郭氏嘴巴还特别能哄人,早早哄得孟东升跟她统一了思想。
与其辛辛苦苦很多年供着不知道结果的亲弟弟,不如存几年钱,等他们自己生了儿子培养读书,不是更有把握?
这样明年开春后清河道淤泥的徭役就能直接推了,上次孟东升做摊派徭役的时候,差点被人砸断大腿。
为此,夫妻两人心有余悸,老大一房也感同身受,每一次完成县镇摊派徭役,总要掉几层皮,年年还有死掉的。
凭什么他们累死累活的,老三足足二十岁了,一次徭役不参加,还吃家里最好的穿最好的住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