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站在风口浪尖,力挽狂澜

所以,货要抓在手里,还必须原价,收完货,还必须叫相关的人都吃官司!

她不是圣母,绝对不是。

进了会议室,大家都像看到主心骨一样,看着她,关嘉祥说了一句:“小苏,你都知道了吧?”

苏小昭点点头,直奔主题:“我们现在不能打官司!”

大家都点头,现在肯定不是打官司的时机。

“闺女,不打官司怎么办?大蒜都被苏木槿收完了,咱就成了违约!”

老耿急啊,他都五十多岁了,第一次把生意做那么大,一腔欢喜等待成功,却直接被人兜头打了闷棍。

苏小昭:“我们必须尽快把农户手里的大蒜收上来,即便不能立即运出去,塞到冷库里保存着也要马上收。”

道理大家都懂,这不是收不来嘛!

这句话大家都没说,苏小昭现在给他们支招呢!

“我们和徽市的合同里,结算周期是月结,徽市蔬菜批发中心不是个人的,是徽市的下属产业,所以老马可以收苏木槿的货,可以签合同,但是结算周期必定也是月结。”

苏小昭看看老耿。

老耿点点头:“对,原先我和他合作,他们会计那边我确认过的,所有的供货商,都是月结。”

苏小昭说:“关乡长,我们现在时间上浪费不起,必须尽快地把农户手中的大蒜收上来。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农民结算周期缩短,原先的月结,改为半月结,甚至现款。”

关嘉祥和老耿顿时头疼了。

关嘉祥拿了算盘劈里啪啦地算:“闺女,1吨100块,咱乡1000吨白皮蒜那就是10万块啊!咱哪能垫付那么多钱?”

王小庄乡乡长看着她,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小苏,我们乡产量有2000吨。”

马坑乡乡长说:“我们也有2000吨左右。”

黄岗乡赵乡长讪讪地说:“我们乡有500多吨。”

老耿加了一句:“合作的是三个乡,黄岗乡没有签合同,但都是本县的农民,我想着也应该收了,四个乡,小苏,咱要垫付至少55万块啊!”

55万块!

在这个时代,万元户都很稀少,55万,那是天文中的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