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是嫌她最近吃的太多,比之前胖了点吗?

她这不是在向格格看齐嘛!

……

乾清门外,皇帝盘腿坐在榻上听政。

御门听政,是前朝就有的规矩,只是后来慢慢荒废了。

大清入关后,顺治爷每月逢五会在乾清门听政几回,到了康熙爷这儿,是越来越勤勉了。

从康熙六年起,皇帝便下旨,除了天气极不好外,其他时候,各部、院、寺、监的官员都要来参加御门听政。

说白了,只要是六品以上的京官儿,几乎都得来。

皇帝并不是坐在龙椅上的,而是让人抬了个御榻放在乾清门的屋檐下,还摆了一张御案,就在此处处理朝政。

用皇帝的话说,在室外处理政务,能让人更加清醒一些。

皇帝身为天子,承天命而治百姓,与大臣们商议军国大事的时,也得露天举行,以便上达天听,向上天表明恭谨的态度和坦诚的胸怀。

至于坐在龙椅上处理朝政?每年也就三回而已。

每年元旦、万寿和冬至三节,皇帝会驾临太和殿,坐在龙椅上早朝,这便是正儿八经的大朝会了,而这样的大朝会,其实并不会处理政务,只是日子特殊,皇帝接受群臣磕头跪拜而已。

真正处理政务的,便是每日的御门听政,也就是早朝。

皇帝坐在御榻上,看着院外广场上这些官员,微微皱了皱眉。

昨日天气倒是不错,今日却阴沉沉的,或许要不了多久便要下雨了。

每日早朝,也不是一定得处理任务,各部各院若是有事禀奏上来,皇帝当场便处理了,若是没有,很快便会散朝。

皇帝每日批阅的奏折,绝大多数都是各省的官员送来的,而且是那种不愿意送去各部,想直达天听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