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喜上眉头 非10 1619 字 2024-03-15

此时,只听谢迁说道:“实则,臣在尚未入朝为官之前,便曾细细留意过宴真县主所为。”

昭丰帝听得眉毛一抖。

怎么说的跟暗中观猴儿似得?

相比于吴御史的慷慨激昂,谢迁的语气显得很是平静,有一种娓娓道之感:“臣有个习惯,若遇耳闻之事,便会去加以查实。若查实为确有此事,则记录在册。数年积攒之下,虽称不上不完整,却也所得颇丰。”

“这奏折之上,上至宴真郡主命人伤及良民性命,下到出言不逊等事宜,皆有细致整理——还请皇上过目。”

没办法,一桐书院出来的学生,都有留意时事的毛病。

再加上有太子殿下相助,整理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官员大臣们闻得此言,不由面面相觑。

还未入仕前,便就留意上了——这人为了做御史,准备的倒是挺充分的!

莫非这就是传闻中的带资进朝?

一时间,不少官员都有些自危。

谁知道他闲来无事时,留意的是不是只有宴真县主?

想到这里,不禁有人暗暗咬牙切齿。

一桐书院,又是一桐书院……简直是噩梦般的存在!

第578章 讨个说法

太监将谢迁的‘奏折’呈给了昭丰帝。

昭丰帝定睛一瞧,眉毛又抖了抖。

显而易见的是,想要在退朝之前看完这本奏折,注定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他不曾料到,更迷幻的事情竟还在后面。

那位叫谢迁的年轻御史,双手空空,当朝竟就这么将奏折上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过程中,昭丰帝不止一次地对照过奏折上所写——几近是一字不差。

面对百官们异样的眼神,谢迁内心毫无起伏。

身在一桐书院,脱稿辩论,不过是家常便饭而已。他曾与人接连辨过一天一夜,到最后还能保持思维敏捷,逻辑清晰——眼下奏个事,又算得上什么?

听其复述完之后,昭丰帝沉默了片刻,微微点了头。

“很好。”

谢御史凭借一人之力,成功地延长了早朝的时间。

他似乎,该回去用午膳了。

“今日两位爱卿所奏之事,朕会一一核实——其他爱卿,可还有事要奏?”昭丰帝看向百官问道。

一时间,无人再站出来。

接连站了半日,大多数官员都已近要支撑不住,这个时候奏事不奏事,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能再没有眼色招人恨了。

反正没什么急事,容后再去求见皇上也是一样的。

“退朝——”

太监的高唱声依次传出了金銮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