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年前大魏建国起,这道城门连同整座城池便伫立在此。每一任帝王登基后都要到郊外圣坛祭天拜祖,走的就是这条路,过的就是这道门。
李怀安十一年前被众臣拥护着经过这里,此后日日待在皇宫中,眺望得最远的地方便是几座城门。之后……之后他离京五年,纵是这城池也望不到了。
他总觉得自己梦见过凝华殿的轻纱,也梦见过京城的城墙,幸好如今他都还能再看到。
城墙内人声嘈杂,李怀安愣了愣,想是京城百姓也顶着寒风来观看这场宴会,那都是他的子民。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李越偏要和他并行,两人一同缓缓踏阶登楼。桌案从城楼里一直铺到城墙上,皇亲百官早已等候在此。
李怀安偏头低声道:“你这么折磨大臣,小心早朝时侯他们联合起来烦你。”
圣上轻声笑道:“又不是没烦过。”
两人走到最前方,一低头就能看见数万百姓。万家灯火同街道上新设的宫灯一起映照出隐隐约约的京城,目光所能及的大街小巷站满了人。他们两人一站上来,沉默的氛围便像浪一样一点点传到远方,过了片刻,整座城都安静下来。
李越附在他耳边道:“点灯。”
“点什么灯?”
内侍呈上来一盏一人高的天灯,灯罩四面各题了字,分别写着德音孔昭、示我周行、和乐且湛、得偿所愿。
李怀安皱眉,最后一句怎么看怎么别扭,和前面三句根本不是一个出处。
“得偿所愿,你有什么愿望?”
李越存了小心思,自然打死也不肯说,只是摇了摇头。
太上皇没生气,又静静看了一会儿,冷不防道:“字再多练练。”
“我又不像您,年轻时候舞文弄墨的。”
李怀安忽视了他酸溜溜的语气,心想倒也说得对。他李怀安别的做不好,读书写字倒还是能拿出来比一比的。
他往下看,底下的人也正抬头看着他们,李怀安向来不喜欢被这么多人注视着,只想赶紧点完赶紧散了。
他接过内侍递过来的火折子,甩甩手腕,小小的火苗便窜了起来。把手伸进天灯里面,点燃内芯,火焰瞬间冲到两三尺高。灯罩被照亮,白色半透明的纸上墨迹愈发清晰。热气充盈升腾,内侍渐渐松手,天灯就这样飘起来了。带着那十六个字越升越高,从他这个角度看来,像飘到了天宫之上,与月亮并排着。
得偿所愿啊,他如今还有什么愿望呢。李越是个好皇帝,比他会治理国家,他安安心心地做个太上皇就足够了。只祈求国泰民安,大魏不要再出什么乱子。
他听见有孩童的惊叹声,侧过头问李越:“他们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