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十一也怔住。
这种感觉很奇妙。
应该谁都没能想到,有人会心甘情愿地高呼出这样的声音。
赵十一甚至怀疑,那些国家的使官是否已事先彼此打好招呼,要这样表现一场。否则,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使官宁愿行礼,也不愿喊得这般震撼。
他们撑足了小皇帝的面子,便是打了孙太后的脸。
打了孙太后的脸,孙太后又能对使官如何?孙太后是典型的守旧派,不敢打仗,不敢革新。她只能把丢掉的面子算到赵琮身上。
使官们只想挑拨孙太后与赵琮。
孙太后若是个聪明的,便不会上当,反而更该对赵琮好,将赵琮骗得越发听话。
赵琮若是个聪明的,就该好好利用一番这些使官,再把孙太后给踢下去。
只可惜,这两个都不聪明。
赵十一顿时不想再待下去,实在没意思,他起身便要回去。
小太监回神:“小郎君!您不看了?”
赵十一未搭理他,直接往殿外走去。
吉祥行礼道:“这位阁长,小郎君怕是身子有些许不适,小的这便陪同小郎君回福宁殿。多谢阁长方才的一番介绍。”
“哎哟!不妨事,小郎君既不舒坦,你就赶紧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