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护儿瞪了他一眼。
杨侗立即变得乖巧了起来,拖着疲惫的身子,一脸委屈地继续搬砖。
这种前所未有的建筑,并没有激起他的好奇。
他从小到大锦衣玉食,读的是圣贤书,往来的全是勋贵世家……
可现在……
他的身上尽是灰尘。
他的身边全是民夫。
他的手上是一块又一块的方砖……
想到这里,他茫然四顾,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他明明是来这里学学问的。
却在这里看到了那个严厉的祖父。
说让自己先来工地上历练一下。
偏偏他还不敢反驳。
……
傍晚时分。
在来护儿的一声大喝下,民夫们统统收工回家。
民夫们一个个精神矍铄,兴高采烈地和来护儿道别。
但杨侗却犹如一条死狗……
双腿发颤,双臂酸软,连走路的力气都没了。
无奈,还是五十多岁的来护儿把他背起,送他回到了杨广家。
吃晚饭的时候。
老杨一家子开始聊起了家常。
老杨想起白天批阅的试卷,顿时放下了碗筷,盯着杨侗:“今天在工地上,学的怎么样?”
杨侗听后,碗都差点拿不住了,连忙说道:“孙儿已经学会了搬砖,知道了百姓的艰苦。”
他是真的知道了……
那群民夫的工作量比他大了好几倍。
却在下值之后,谈笑风生,健步如飞。
杨广微微点头:“你要知道,你以前是越王,但现在不是了,想要在万民城获得地位,得靠你自己去争取。”
然后……
在杨侗麻木的眼神中,杨广做出了一个决定:“你也已经十六岁了,为了让你快速成长,过完年后,你就搬离这里,出去自立谋生吧。”
意思是,你以后不要来这里蹭饭了。
萧美娘在一旁,还是有些心疼自己的孙子,忍不住白了眼杨广,“他还是个孩子啊,以前就没自己生活过,这么小就出去,不太好吧?”
杨广却十分固执地摇头道:“美娘啊,你是不知道,今日我在黄埔军校里看到了一群学生,都是靠自己摸爬滚打上来的,其中有一个学生颇为优秀,才二十四岁……”
说着说着,他就把苏定方父母双亡,独自一人漂泊从军的事迹说了一遍。
“人家才二十四,便已学是名将之姿,未来必定会名载史书,都是因为什么?”
说到这里,杨广坐不住了,起身离开了饭桌。
拉着杨侗来到了书房。
“今日,主公与我讲完了苏定方的事迹后,便随口吟诵了四句诗,我觉得很有道理,侗儿,今日便赠与你,望你日后勤加勉励,早日成才!”
说完,杨侗拿着毛笔,当着萧美娘,孙颖,杨萱,杨侗的面,洋洋洒洒,写下了四句诗。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看完这四句诗,孙颖不禁拍手叫好。
诗句中,扑面而来的鼓舞气息,仿佛在告诉老杨,一定要送杨侗去基层历练历练……
这也是杨广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
杨侗双手颤抖地接着祖父赠送的字……
不得不说。
祖父的字是极好看的,比他强了不止几条街。
若是往昔,祖父是皇帝的时候,得此殊荣,他或许会兴奋得几天几夜睡不着。
可现在……
想到过完年,他就要被赶出家门。
他就不由悲从中来。
晚饭顿时吃的也不香了。
随后,一群人重新回到了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