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言非虚,大明和北绒通商,各取所需,”

“然,这其中也有不同,”

“冬衣,是江南织造局用北绒人的羊毛织成,粮食是海运衙门从海外弄回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大明可是什么都没付出,只耗费些人力, 便赚的盆满钵满,任谁看了都不会舒服!”

天佑皇帝闻言,点了点头。

“爱卿所言非虚,那北绒人也不是傻子,去年便对此有了异议,想要减少粮食和冬衣的售价,”

“不过,他们若是想要些好处,应该来找朕,为何来了数日却毫无动静?”

唐寅眨了眨眼睛,嘿嘿一笑。

“陛下有所不知,此事还另有隐情!”

天佑皇帝见状,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快快说来,少卖关子!”

唐寅耸了耸肩,这才笑着继续说道。

“陛下圣明,我大明的冬衣,大多都是北绒人的羊毛制成,”

“这当中就会形成一个产业链,北绒的牧民见羊毛有利可图,蜂拥而至,”

“若是微臣猜的不错,边境上,北绒的商人与日俱增,不少北绒部落,都与我大明有了往来,这才是木离最害怕的!”

天佑皇帝听到这话,不由得点了点头。

“爱卿所言非虚,边境上,确实有许多北绒部落与我大明有接触,”

“朕当初,安排北绒候去边境开设牧场,便是有意拉拢那些部落,削弱北绒人对我大明的威胁!”

唐寅见状,躬身说道。

“陛下英明,“若想解决这个后患,只要得到织布的技术,北绒人便可自行织冬衣,自给自足,不受大明钳子,”

“木离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是以派木格前来,其目的便是想要我大明的织布技术,以解决后患!”

天佑皇帝闻言一怔,随后诧异问道。

“爱卿的意思是,北绒使团此来京城,是想要我大明的织布技术?”

还没等唐寅回答,一旁的郑老太监突然插话道。

“陛下,北绒使团来京之后,确实与一些布行有所接触!”

天佑皇帝眉头顿时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