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招孙将其称之为哥斯拉,或者异形。
这个怪胎需要不停吞噬,不停进化,一旦停下来或者踩刹车,就有自爆的危险。
前几次发生的几场叛乱或者说对刘招孙权威的挑战,便是哥斯拉或异形暴走前的征兆。
刘招孙决定认命,陪伴它继续进化。无论是征伐倭国还是对抗欧罗巴,都是无可奈何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征服欧洲是开原在泰昌年间便定下的宏伟计划,不会轻易改变。
而在征服欧罗巴之前,沙俄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障碍。
在这个时代,步兵长驱直入横穿西伯利亚当然是天方夜谭。
所以作战部的计划是步步推进,稳扎稳打。
每占领一地便派人屯守,彻底占领,然后继续往前推进,和毛子十六、十七世纪吞并远东的策略完全一样。
按照原本历史位面,哥萨克匪徒要到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十九年后才会第一次入侵大明黑龙江流域。他们最先闯入中国精奇里江达斡尔族居住区,遭到达斡尔族居民的坚决回击,被迫逃窜。
在得到沙俄政府的支援后,顺治八年(1651年),哥萨克匪帮沿黑龙江南下,到处抢掠烧杀。血洗达斡尔族的古伊古达儿村,杀死661人,抢去妇女儿童361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暴行。
之后满清忙于对付国内反清势力,对沙俄作战处于“我进敌退,我退敌进”,进退失据的尴尬局面,直到后来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后,发动雅克萨之战,沙俄在外东北的扩张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不过这个位面,穷兵黩武的刘招孙,不久前在日本狂揍了英法荷西四国殖民先锋。
当文明人被野蛮人屠戮的消息传回到欧洲时,各国纷纷叫嚣要对这位东方的异教徒暴君伪君子立即展开报复。
当然,但凡理性一点的国王都知道,这种宣战或者通牒,通常只是说说而已。
劳师远征,不远万里去攻打一个一亿人口的大国,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尤其是对方战力与己方不相上下的情况下。
何况此时,信奉新教的丹麦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国的支持下与新教联盟共同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发动进攻,并很快便占领德意志的西北部。
欧洲三十年大战正进入最激烈阶段。
四国的主要精力都投在了欧洲本身上,至于遥远的日本海发生的野蛮人抢劫屠戮,实在是距离他们太过遥远。
当然,在口头对野蛮人进行警告之后,路易十四他爹,法国国王路易十三,还是向东边的罗曼洛夫王朝沙皇传达了文明人惩治野蛮人的决心。
并向这位一心挤进欧洲文明社会的穷兄弟提供了一笔高额信贷,用于支持哥萨克人在西伯利亚以东的惩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