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野老与人争席罢

“最喜的便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所以,两位殿下的好意,苏某心领了。实在是懒散惯了,难以从命。”

听到苏长生果断的拒绝,太子和李泰的脸色不变,但是眸子里,已经有了森然寒意。

李承乾哈哈一笑说道:“先生既然无意为官,我们兄弟,自然也不能强求。”

“孤王倒是十分羡慕先生这么悠闲的生活啊!”

李泰微微一笑说道:“此情此景,此风此花,怎能无诗?先生何不赋诗一首,也能平增雅趣?”

苏长生笑道:“如此也好。”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听完苏长生的诗,太子和李泰都是为之一怔。

自然不是这首诗不好,这首诗表达了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整首诗的艺术水平,放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第一流的诗作。

甚至可以出,除了苏长生自己的那首春江花月夜,其他诗作在这首诗面前,不值一提。

但是这首诗并不应景,根本就不是描写菊花的。

这写的明明是在山中隐居的场景,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一句,更是将整首诗的格调,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苏先生是没有才能,不能即景做一首诗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无论是太子还是魏王李泰,都不认为苏先生做不到。

哪就只能是这首诗别有用意了。

太子和李泰,都想到了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句诗用了两个典故。

说是从前海边有一个少年,十分纯朴。

每一次他到海边去,海鸥都会飞到他身边,落到他肩膀上头顶和他戏耍。

结果由一天,这个少年的父亲生病了,想要吃一只海鸥。

然后这个少年再去海边,哪些海鸥,就不在落到少年身边,而是远远地飞开。

苏长生在这里,反用了这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