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炳文亲自率领十三万精锐部队,镇守在真定这个关键据点。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整个战局的核心。
与此同时,命令徐兵率领十万兵马驻扎在河间,这个位置犹如一把利剑,直插敌军心脏。
命令潘忠则率领六万军队驻扎在莫州,这里是敌军的侧翼,他的责任是防止敌人从侧面突围,确保整个包围圈的严密性。
最后,耿炳文派遣杨松带领九千名精锐士兵,如同一支箭头,直抵北平前线的雄县。这支部队虽然人数较少,但都是身经百战的精英,他们的主要作用就是是在正面战场上给敌人造成巨大压力。
这样的布局,形成了一个以人数优势三面合围的强大阵势,就像一张天罗地网,将朱棣紧紧困住。战事一触即发,双方都在紧张地筹备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而在另一边,朱棣得知耿炳文大军来袭,并没有丝毫的慌乱。他冷静地分析着局势,迅速做出了应对之策。
朱棣派遣张玉带领一队人马,乔装成当地的百姓,悄悄地潜入耿炳文的必经之路。他们巧妙地隐藏自己的身份,不被朝廷军察觉。
张玉等人潜伏在暗处,密切观察着耿炳文大军的一举一动。他们搜集着各种情报,包括敌军的兵力分布、行军路线、武器装备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张玉终于掌握了足够的情报。他马不停蹄地赶回,向朱棣详细禀报了耿炳文的三路大军情况。
张玉告诉朱棣,耿炳文虽然兵分三路,但他们这三十万大军军纪涣散,士兵们自恃人多,所以在布局上显得杂乱无章。尤其是杨松和潘忠所率领的部队,目前正堵在北平的南面,这给了他们一个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