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门口站着两名身穿制服、手持棍棒的衙役。其中一名衙役见到他们三人靠近,当即上前一步,大声喝问道:“你们三个是什么人?竟敢跑到咱们县衙来!到此究竟所为何事?此地可不是让你们随意闲逛之所,难不成又是哪家不知天高地厚的纨绔子弟,闲得无聊找不到玩耍之处,才跑来此处撒野?”
面对衙役的质问,秦思思赶忙上前一步,微微施礼后说道:“官爷您误会啦。我们并非前来游玩之人。这位乃是我家公子,刚刚被任命为苍山县的县令。快快有请李大人入内吧。烦请您速速去通报贵县管事之人,就说新任县令李大人已经到了,怎不见有人出来相迎呢?”
听到这话,那名衙役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惶恐之色,连忙躬身行礼道:“哎呀呀,原来是李大人驾到,小的实在是有眼不识泰山啊,方才多有冒犯,还望大人恕罪。大人快请里边走,小的这就带您进去。”说着,他侧身让开道路,并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李奋三人,在衙役带领下,进入苍山县县衙。踏入县衙,映入眼帘的是威严庄重的大堂。大堂宽阔敞亮,地面由青石板铺就,历经岁月打磨,泛着清冷的光。正前方,一张厚实的红木公案横陈,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惊堂木等物。公案后的墙上,高悬着一块巨大的“明镜高悬”匾额,红底金字,气势逼人。两侧的立柱上,张贴着彰显公正、警示世人的楹联。
穿过大堂往后,便是县衙的内院。内院静谧清幽,布局规整。几间厢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四周。书房布置典雅,书架上摆满了经史子集,一张书桌靠窗而设,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桌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供县令日常研读文书、处理公务。
再往后走是县令的起居室,房间布置简约却不失温馨。床铺雕工精美,床上铺着柔软的锦被。室内有桌椅、屏风等家具,墙角摆放着几盆绿植,为房间增添了几分生机。
院落中还有一处花园,虽面积不大,但精巧雅致。园内种满了四季花卉,一条蜿蜒的石子路穿梭其中,连接着各个角落。闲暇之时,县令可在此漫步赏花,放松身心。县衙的这一方天地,既有着执法断案的威严,又有着生活起居的温馨宁静。
几人慢悠悠地绕着庭院转了一大圈之后,终于又重新回到了那宽敞而庄重的大堂之上。
此时,众人定睛一看,只见堂下赫然站立着几个身影。他们皆身着整齐划一的官衣和官帽,显得格外正式且威严。其中有的人面容略显沧桑,透露出岁月留下的痕迹,想必年纪已然不轻;还有的人身材较为圆润肥胖,给人一种富态之感。
李奋从容不迫地走到主位前,缓缓坐定。就在他刚刚坐稳的一刹那,堂下的那几个人齐声开口说道:“下官等拜见李大人!热烈欢迎李大人莅临我们苍山县任职!”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大堂。
李奋微微抬手示意道:“诸位同僚快快请起,不必多礼。从今往后,咱们还需齐心协力一同办理诸多公务要事。我此番也是从远方赶来此地赴任,初来乍到,日后还望各位多多关照啊。这边这两位嘛,这位是我的家眷,而另一位则是专门负责侍奉我的丫鬟。大家无需过于拘谨客气,就当自家人一般相处便是。另外呀,对于本县对于几位大人的具体情况,我尚不太清楚。不知哪位能为我详细介绍一二呢?”说完,李奋面带微笑,目光扫视着堂下众人,期待着有人能够站出来答疑解惑。
一个人站了出来说:启禀大人。小的是县丞职博文,掌管县里的钱粮。按照大康王朝的规定,县衙,县府衙门,设知县一员,掌管全县政令;县丞一员,掌管粮司、征税;主簿一员,掌管户籍、巡捕;典史一员,掌管缉盗、盘诘、监察、狱囚;税课大使一员,掌管商税;教谕、训导一员,掌管教育、选举(选取生员);驿丞一员,掌管邮递;另有阴阳训术、医学训科、僧会司、道会司、急递铺等职能部门,各执其内设机构,内设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壮、快三班。皂班主管内勤,壮班和快班共同负责缉捕和警卫。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书吏房。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等;户房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房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房掌军政;刑房掌刑法、狱讼等;工房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李奋拱手说道:“有劳职大人了,此事本已知晓。那么,请问这几位又是谁呢?”
只见县丞职博文微笑着介绍道:“这位乃是我们县衙的典史梁贺远大人。而这位则是身手不凡的捕快安行乐兄弟,旁边这位是负责教育事务的教谕曾铭恩先生。目前县衙之中就是他们几位在此当值。至于主簿大人嘛,因外出公干尚未归来,如今并不在县里。”
话音未落,三人一同向李奋行礼并齐声说道:“见过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