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甚至还能背诵,可论灵活应变,还是赶不上随军军师荀公达。

刘备见他神色若有所丧,轻拍了韩牧的肩膀,遂笑道:“韩君,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道对方情况才能料敌所想。”

“对于有些兵家来说,用兵就是用险,无险则无胜,险中弄险,方能显才能,而麴义恰恰就是喜欢兵行险要之将,为人自视甚高,如今将五千人摆在他面前,只要破壁杀将斩首五千,便能打破青州战无不胜的士气。”

“这对他来说,哪怕冒风险强击不攻之敌,也是值得,何况还大有胜算。”

刘备见韩牧仍旧略微怅然若失,又语重心长宽慰道:“韩君可曾听过赵国名将庞煖的故事乎?!”

韩牧闻言,摇了摇头。

他不过一县尉,只是幸运遇到使君,否则哪有出头之日。

刘备回忆笑道:“庞煖曾经与武灵王论兵,却直到数十年后才被赵王重用,那时近乎年近八旬,大器晚成已是垂暮之年,燕赵交战一战破燕军,擒杀燕国名将剧辛,而后率五国联军伐秦,兵锋直指秦国咸阳。”

“庞煖早年与剧辛相识,燕王问庞煖为将如何?剧辛知其愚钝,故言:易与尔。却被覆军杀将。那时乐毅、赵奢早已亡故,廉颇奔逃楚国,老将庞煖研习兵法数十年,终于可以崭露头角。”

“备敢言魄力更胜赵王,老将亦喜任用,韩君何须灰心丧气,勤能补拙积二十年之功,久征沙场必终成名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韩君当以庞煖故事勉之。”

刘备遥指军营一匹年老的驮马,笑着鼓励道。

只要手底下的人肯发奋努力,积累量变为质变,他有的是耐心等待去重用。

“能得使君看重……必以庞煖旧事奋勉,不求取得滔天富贵,只为对得住使君今日勉励之言。”

韩牧激动的以膝触地,垂涕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