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瓦岗寨檄文传天下

杨林一听,“谁是总盟主?”

“就、就、就是瓦岗大魔国那位混世魔王程咬金。”

哎呀!杨林一听,又是他呀,嘿嘿,此人真是贼心不死!“国书何在?!”

“就在我这里。是属下我前去打探,结果被他们给逮住了。他们没难为我,让我捎一封国书给陛下……”

“下去吧!”

“是!”

那也顾不得处罚他了。处罚什么呢?被人逮了,然后放回来了,捎一封国书。行吧,下去继续打探。他下去了。

杨林不敢先看国书,捧着国书呈给杨广。

杨广抖抖嗦嗦接过来摊开一看,“呃——”眼睛往上一翻差一点没昏倒在那里。杨广把国书一推,那意思:皇叔啊,您看看吧。

杨林接过来一看,“嗯……”杨林这脸紫微微的,那一团怒气呀。看完之后交给左仆射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看完了,交给萧瑀;萧瑀看完了交给其他人……在场文武百官轮流,只要有资格的都看了这封国书。

然后,再看诸位,这脸儿都绿了。

说:“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国书上写了什么呢?”咱说书的一张嘴表不了两家话呀。咱最近老说杨广了,没有说瓦岗寨。现在咱们得翻回头说瓦岗。

咱这部书叫《隋唐群英传》,又叫《隋唐演义》。咱的定位就是“大隋唐”,说的不只是瓦岗一家,哪个地方都得说到。跟原来有些老先生说的《瓦岗风云》呐、《瓦岗英雄》啊,或者《响马传》呢,有所区别。因为那个书人家的书名就定了位了,人家主要说瓦岗英雄。可咱们要展现的是隋唐波澜壮阔的宏大的场面和其中每位英雄的故事。咱老说杨广这边,没有提瓦岗,为什么呢?前文书说了,瓦岗遇到了瓶颈期了——天下群雄都反了,那么投靠瓦岗的自然人也少了。瓦岗又跟大隋达成了五年互不侵犯协议。这五年既是对瓦岗一个休养生息的保障,也是限制了瓦岗发展。那再加上这些年,杨广屡屡东征高句丽。瓦岗英雄都有英雄气,不愿意趁国乱去攻打杨广。那不是把杨玄感的联合都给拒绝了吗?甭管怎么说,杨广属于中国人。我们瓦岗英雄也属于中国人。有外患的时候,中国人不能打中国人。得先把外患平息了,然后再说别的。所以,瓦岗这些年一直没得动弹。那么自己没得动弹,内部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十年前瓦岗的那些军队逐渐地老化了,就得产生一些淘汰。那这些人一退了伍,怎么办呢?怎么安置啊?这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那是个事儿啊。说瓦岗军也像其他的军队一样,不管不问了,直接地撵走。那不行啊,那瓦岗就失去人心了,瓦岗还得负担这些退伍军人。那同时,还得吸收一批新鲜血液,不然的话怎么保证瓦岗军事实力呢?所以,岗山这些年也是被自我限制住了,到一个瓶颈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么同时,岗山之上没有世家贵族,光说单雄信那是绿林总瓢把子。现在天下绿林大乱了,你已经脱离绿林了,哪儿还有绿林了?您想想,都乱成这个劲儿了,遍地是贼呀,谁听你的。所以,单雄信他也没实力了。那其他人呢?没有一个世家贵族。这一点是瓦岗最大的薄弱点。咱不一再强调,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人们就信这世家贵族,你要不是贵族出身的,你就算是秦琼也只不过一些草莽英雄信服,其他的人都看不起你——你算老几啊!有点义气、有点威望,能当饭吃吗?你们家祖辈上有没有当过三公的?有没有当过柱国的?没有?没有,那你就是平民老百姓。跟着你,没前途!跟着你,我们觉得丢人!这是当时人的普遍心理,这也是当时的历史事实,这个没办法更改。你说:“何必这么看呢?人人不平等吗?”你不能拿今天的眼光去看一千多年的隋唐时代。所以,这一点瓦岗核心领导层也看到了。秦琼也好、徐懋功也好、魏徵也好,背地里——怎么还背地?背着程咬金呢。你不能当着程咬金的面议论我们没有贵族领袖啊,那我们的魔王不伤心吗?再起什么疑心。但是,他们背地里也探讨过说:“如果这么发展,咱瓦岗也就这么大。咱瓦岗就缺少一个像杨玄感呐、李密呀,这样的贵族世勋呐。如果有这么一个人能够当咱们瓦岗的一个核心人物,咱瓦岗就会大踏步往前发展。不然的话,也就是这一片地了,很难再发展。”

当然,这种观点也使很多的草莽英雄比如单雄信这样的人觉得不舒服——“哎——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那当年汉高祖刘邦是个啥呀?那不就是一介亭长吗?也是个老百姓啊。他怎么就贵为天子了呢?他能够成为天子,咱们的魔王陛下那就成不了天下之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