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是人无法理解杨广继承了一个偌大的帝国,为什么非要一再作死。
可是,知道隋帝国是门阀世家与皇帝共天下的格局,立马可以明白杨广怎么会做出那么多看似无法理解的举动了。
到了唐帝国阶段,李氏就是比杨氏能忍,连五姓七望拒绝跟皇族联姻都能够忍下来,左脸挨了巴掌主动伸出右脸,李二凤再是怨恨都没有在生前把魏征怎么样,搞到死后气不过干掘墓的事。
李氏坐江山就是建立在一次次对世家门阀的忍耐之下,变成武周代唐之后,武曌直接就不忍,举起屠刀就是杀,杀得内部一乱团,国外敌人趁机反扑,后面实在没有办法也只能妥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春秋时期是各种大夫作威作福。
从汉帝国开始则是勋贵作威作福。
多少君主和皇帝真的拥有实权?拥有实权的君主或皇帝,其实是绝对的少数。
有执政或丞相的班子,执政或丞相就是转圜矛盾的角色,任何的失衡都会对国家带来不幸。
所以了,楼令不能将晋君周压得死死的,也不能无限放纵贵族群体胡所非为。
那是建立在楼令发展自己家族,同时兼顾国家利益的情况之下。
换作只顾家族?那当然更简单了。
面对晋君周的举动,楼令需要做出预案,不到时候不会介入。
只是花了不到半个月,楼令就将积累下来的公务处理完,随后开始接待前来恭贺的一众人等。
前一些时日的恭贺并非正式,只能算是得知消息的临时祝贺。
正式的祝贺有着很严格的礼仪规范,其一便是来者需要自报来历,代表着哪一个家族或国家,有什么需求之类。
所以了,上门恭贺要看一看能不能迈过门槛。根据的基准就是什么爵位,代表着哪一个国家。
演变到后面,想要参加高端场合,先验明一下资产,不达到一定的资产根本进不去。
类似的事情,其实在楼令成为卿大夫以及晋升成为中军将已经发生过两次,只是这一次的规格会更高。
那是中军将在晋国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有比中军将更高的官职了。
当然了,楼令不是谁来恭贺都亲自接见,更多来祝贺的人只跟楼氏的核心族人见上面。
“是吗?已经攻打到尤水了。”楼令正在与杞国的来人会面。
双方的关系比较特殊,因此杞国不是大国,一样可以得到楼令的亲自招待。
杞国派来的代表是杞雍,他一方面是来祝贺,再来就是给楼令通报齐国攻打莱国的情况。
齐国在今年春播之后出兵,动用的总兵力接近五万,远超过《周礼》所规定的三个满编军团数量。
晋国默许齐国攻打莱国,知道或不知道齐国坏了规矩都不会管。
包括杞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他们发现晋国对齐国在做什么无动于衷,其实是心生了恐惧。
要是晋国不再维护周王室所定下的秩序,东方世界是不是要进入弱肉强食的阶段了呢?
那样一来的话,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将进入强者恒强,弱者一个个被消灭和兼并的时代。
那是什么时代?是:大争之世!
“齐国对莱国不宣而战,齐军抵达莱国边境,不出半个月便有多座城池易帜。他们在‘密’才遭到第一次有效抵抗,只是莱军坚持一个月便溃散了。”杞雍一脸的忧心忡忡。
齐国对莱国有想法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
然后,齐国一样对杞国有想法。
杞国认下了楼氏这门亲戚,楼令在晋国迅速崛起。
齐国碍于楼令的威慑,后面停止了对杞国的小动作。
那是杞国的幸运,变成了莱国的更加不幸。
齐国空出来的力量肯定是转为用到莱国身上,可不就让莱国更难受了吗?
暂时安全的杞国不能没有考虑以后,眼见着晋国坐视齐国对莱国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反应,能不怕下一个轮到杞国吗?
即便是齐国碍于楼氏的威慑不敢欺凌杞国,难道说杞国就真的安全了?
周边有国家在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别说是实力不强的弱国,便是强国也会感到忌惮。
这一次杞雍过来,主要是想知道晋国对齐国实施扩张是什么态度。
“据我所知,杞国举国搬迁过三次?”楼令突然提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