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心态问题

两个家族要进行竞争,谁比谁都要着急,几次过于着急行军速度太快,提前暴露了晋军的行踪,使得楚军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准备撤离。

前一次其实也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郤武子压得住,没有搞出太严重的事情。

这一次,比较明显就是士匄压不住。

邯郸旃一把年纪了,遭到当场点名,脸面比较挂不住,轻咳了几声。

魏颗年轻,只不过点名的人是楼令,被搞得心理压力很大。

“我不希望再看到类似的事情。”楼令当然不会制止邯郸氏与魏氏的竞争。

变成一潭死水,国家基本上也差不多要完蛋。

一个集体的内部有竞争是一件好事!

只是,竞争也区分良性和恶性,显然邯郸氏和魏氏在这一次的竞争就是属于恶性。

“陈国与蔡国重新归附,他们派了使者随行北上。”士匄没有被点名批评,心里却是很难受。

以前不是整支军队的总指挥,有其他人来纵览全局,没有让士匄觉得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这一次,士匄作为一支大军的总指挥,没有开打之前一切都好,开打之后光是不断接收信息就搞得头昏脑涨。

讲真话,十个人都会出现一大堆屁事,人越多事情绝对越多,光是处理矛盾或纠纷都足够令人崩溃。

指挥一支大军?可不是光发出指令,重要的事情是对指令回馈进一步处理。

例如说,指挥一万人交战,先派出去三千人与敌军拼杀,不止要时刻关注交战的进程,期间更是要忙碌着指挥剩下的部队,再应对敌军新的动作。

那样一来,等两军正式交战,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事情发生,能不能正确应对正在发生的状况,乃至于开辟新的战场寻求突破,又是哪里需要增援,哪一边需要回撤部队,等等的信息量简直多到爆炸。

在那种情况下,普通人光是不断接收讯息就会被整得脑子发懵,哪有余力去进行处理?

小主,

以为指挥官只需要管作战的事情吗?并不是啊!

指挥官是所有事情都要管,后勤方面尤其不能疏忽。

所以了,真不是人人都适合当指挥官,每一个人所能指挥的人数也有限制。

能够指挥三五万部队作战的人,他们已经远远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要是指挥十万军队作战而不乱,简直可以说是人中龙凤。

有能力指挥十万大军以上的人,无论中外都算罕见。这里指的是指挥了还要保持胜率。

事实是什么?多数人连打游戏指挥四名队友都做不好啊!

怎么指挥大兵团作战?楼令不敢说已经可以做到轻驾就熟,起码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那是楼令懂得怎么来分配工作,有鉴于对麾下的人了解度比较高,经常可以正确的岗位安排上合适的人。

晋国进行军队扩编的时间不算短了。

可是,多数家族的教材并未更新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