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首领此前铺垫工作做的好,加之我大唐国军队此番入故周国之地抗戎援周的战事在故周国的这些民众当中树立起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形象。所以那几日唐部长他们只需要略微的一宣传,前来报名应征入伍的年轻人络绎不绝。首领,不说两个团了,你现在就是想在故周国之地西部新编四个团,那兵源都绰绰有余。”杨戬很是欣喜地朝姜林答道。
“新编四个团……算了,故周国之地这里刚刚遭受了天灾人祸,虽然此番兵灾损失的大多是上了年岁的老人,但毕竟是损失了人口,故周国之地需要慢慢地休养生息。一下子征募那么多兵员,对地方上生产影响太多不说,我们国府的压力也很大,不论是从装备上,还是从后勤补给上,都挺困难。”
“再说了,现在故周国之地这里只需要守便可,西北的戎人、羌人刚刚经历败仗,想必他们也不会这么快就能回过劲头来再来袭扰。西、北两处关隘各有一个团,加上我们的武器装备,防卫还是没问题的。对了,那两个预备大队,时机到了,该解散就解散吧。这些人过去在故周国的军中效过力,年岁普遍偏大不说,旧军队的那些训练方式、习气他们都已经习惯了,现在让他们再去习惯大唐国新式军队的训练方式,恐怕有些不好适应,而且给军中各级军官带来的压力也很大。”姜林负手而立,望着逐渐转晴的天空,朝杨戬幽幽地说道。
“通过这段时日的军事行动,属下亦有如此发现,首领慧眼如炬,属下万分钦佩。”杨戬顿首朝姜林说道。
“老杨,咱俩认识这么久了……别人如此说,也就罢了,你如此说,是不是有过了?”姜林扭头朝杨戬斜了一眼,摇着头问道。
“属下是发自真心的。”杨戬认真地答道。
“这有什么可钦佩的,只要用心去观察,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任谁都能发现。对了,王老大到了哪里?这些时日我怎么几乎都没见到他?他在忙什么?”姜林看着远处忙活的那个小舅子,想起自己另外一个小舅子,朝其上司问道。
“那日我与他在嵯峨山下分别,他带着一个小队的参谋一路向北,说是要去看看北部的地势地貌是不是如同此前首领所说。会不会有别的未知的通道抵达长安城,若是这样的通道被北方的戎人、羌人掌握了,长安城这里照样依旧还是会面临此番这样的威胁。他与我约定的是三个月,现在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杨戬忙朝姜林答道。
“嗯,事确实是这么个事,但是他只带了一小队人,是不是有些冒险。他们带武器了吗?带发报机了吗?”姜林朝杨戬问道。
“带了十支长枪,且每人都配手枪,各色弹药共两千发,只要不是遇到大规模的敌人,自卫是绰绰有余的。至于发报机么,因为北方地势地形复杂,发报机过于沉重,所以没带。那些参谋这些年都是在野外摸爬滚打锻炼出来的,知道该怎么应对随时发生的情况,首领敬请放心。”杨戬忙朝姜林宽慰道。
“嗯。发报机是太重,携带起来是太不方便。并且两头破译耗费太多时间,真的有什么急事发生,太耽误事了……”姜林扭头朝北方望了望,喃喃地说道。
“首领,已经够快了。这几年有了这发报机,咱们大唐国域内的消息传递比之以前简直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首领还嫌耽误事?”杨戬听罢姜林的话,黑了脸。
“呃……我是想给你说,你礼寿师弟他们团队,最近又搞出了一个新东西。”姜林朝杨戬幽幽地说道。
“什么新东西?”杨戬兴奋了。
“说是搞出了那个可以直接进行远距离通话的工具,不需破译,可直接对话,两公里……”姜林压低声音朝杨戬说道。
“这可太好了!直接进行远距离通话……”杨戬眼神空灵,望向远方开始畅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