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败家闺女,周四顺就知道他家三丫又不拿银子当回事了,这手松的,还敢说她大姐公公婆婆挺好。
谁家儿媳的妹子做得到这个份上,当公公婆婆的能不和气,啥都不用操心,儿子都有份像样的家当了。
“你马大爷家谁说啥了没?”
小河听懂他爹想问的是什么,他摇了摇小脑袋,“我三姐夫对外说的是我大姐夫村子里正巧有人想转手田地。
还有二郎哥,他也说难得有人放出田地,这才劝我大姐夫还不如趁这个节骨眼上连人家院子一起买下来。
那户人家刚好搬到东口村,连院子也要一起转手出去,我没听说谁在背后说我大姐夫还没分家先买院子。
大爷爷也说合情合理,不好再让我大姐两口子在三姐作坊当管事,三姐夫想让大姐夫进衙门,大爷爷就赞成了。
原本我三姐夫是想把这个空缺留给我长平叔的,是大爷爷亲口说咱们这一房还要长平叔代他在家守着村学。
为这事儿,从大爷爷家出来,三姐夫还指点我来着,说族长,咱们这一房再有出息,不好抢,也不能抢。
所以大爷爷想把住村学是对的,就像大姐夫要能在县衙立住脚跟,不光他们李氏家族得利,咱们也不亏一样。
他们李氏家族最得力的姻亲,目前十年,毫无疑问是咱们周家,何况大姐夫不是外人,扶持大姐夫才是上上之选。
至于十年以后,我两兄弟最少我哥是举人了,即便到时我大姐夫变了,再如何势大,举人老爷也不是书吏能得罪。
我后来把我三姐夫说的这些话转述给我三姐听,我三姐也和我说即便是钱师兄调走了,也不怕我大姐夫心大了。
总之,我算是听出来了,我三姐三姐夫在作出决定之前,他们不会没有留一手防备好心被人咬一口的。
当然,我三姐三姐夫又出钱财,又欠人人情,是老吃亏了,可我三姐夫在私底下教我了,人要咋做长远打算了。”
小儿子虽说的很小声,但周四顺还是听得一清二楚,且还听出了小儿子言语之间的得意和满足。
有这么一个不怕把小舅子教出满肚子心眼的三姑爷,是他儿子之幸,也是他当岳父的福气。
不怪儿子一说起他们三姐夫就老服气了,也罢,听聪明人的话,不会有错,就像他家三丫,多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