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江终究还是没寻着。
但陆天明已经不可能留在燕京继续寻找他了。
第二天一早,他带着人上了回山南的火车。
没有人注意到,段宜欣也悄悄跟随着上了车。
陆天明几乎没费多少周折,就将伤人的事处理好了。这让汪浩非常高兴。
伤人事件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发酵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这是汪浩深以为然的事。
山南赴京演出,表面上波澜不惊。其实却藏着惊涛骇浪。
汪浩比谁都明白,一场演出,就让燕京出现了强烈的对立。
支持他的,尽全力在为他说话。而反对演出的,大有人在。
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燕京高层已经在公开场合表态。不赞成山南这样的演出。当然,也没有表示要制止。
现在的情况是,双方暗中都在博弈。谁胜谁负,一时难以看到结果。
山南潘江动手伤人的事发生后,让情势出现了一边倒的倾向。舆论开始出现批评的声音。
汪浩选择回避现实。他回来山南,将陆天明推出去,就是为今后留了后手。
如果陆天明处理不力,不能将事件平息下去,那么,他就可以将一切责任都推在陆天明身上。
汪浩怎么都没想到,陆天明会那么轻而易举就将事件平息了下来。
回到山南,陆天明第一时间要遣散演出队伍。
这群人留在燕京的时候,每天都给山南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继续下去,财政很可能为此崩溃。
本来,这群人是响应县委号召赴京演出的。而且事先都说好了,他们赴京演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
但是,现在陆天明要遣散他们。他们不乐意了,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山南县必须给他们支付工资。
肖平把演员们的要求汇报给陆天明,请示处理办法时。陆天明惊异地反问他,“当时不是说,他们是义务出演,不要工资的吗?”
肖平苦笑道:“这些人现在反口了。说不给他们工资,他们就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