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藏印有什么毛病?”何大柱难得问一句。
其实,他连鉴藏印的概念都不懂。
“我们从这幅画的落款可以知道,这幅画的创作者是石涛。但结合那些鉴藏印,就不合理了。
你们看这个印,还有这两个。”沈世杰给他们指了三个印。
何大柱有些尴尬,讪笑问道:“这印上的字怎么读?”
沈世杰:“……”
楚健哭笑不得。
李维努力辨认了一下,然后开口道:“这印我还能认一认,应该是读‘宣和’,其他两个印我也看不出什么字。”
楚健告诉他们,“宣和”是宋徽宗的赵佶的鉴藏印之一。
“历史上,几乎所有皇帝都是大收藏家,他们收藏的艺术品通常都是真品,假的很少,他们的印就是权威和口碑。”楚健说道。
在中国古代,有那么一群含着金勺子长大,因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先天优势成了大有作为的艺术家、收藏家。
他们是史上最任性、最土豪、最文艺的艺术收藏牛人,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皇帝。
从千古一帝秦始皇开始,各种宝物应有尽有,读过阿房宫赋的人都应该清楚,各种奇珍异宝数之不尽。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收藏书画,尤其喜爱收藏王羲之的诗书字画,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他为了得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竟然忽视帝王之尊,以“特工卧底”的方式骗得,生前爱不释手,死后将其随葬。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第一明君”一边忙着理家治国,一边开疆扩土,百忙之中还不忘搞点自己的小爱好——烧造瓷器。
“宋徽宗不仅书画双绝,而且特别
“鉴藏印有什么毛病?”何大柱难得问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