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货精品少到什么程度呢?少到贝勒爷都懒得动用系统奖励的鉴宝技能。
逛了一个多小时,贝勒爷准备入手了一件勉强入眼的嘉庆年料器内画鼻烟壶。
这件料器鼻烟壶难得还有盖儿的是全品!造办处的手艺也可圈可点。
贝勒爷左手攥着鼻烟壶,右手呑进袖子里。
“老板,拉拉手吧!”
这是古玩行讲价的“袖里乾坤”。
在袖里议价,双方会通过手指的动作和触摸来传达价格信息。
例如,用手指的数量表示价格的位数,用手指的弯曲程度表示价格的高低。
这种交流方式需要双方有一定的默契和技巧,才能准确地传达信息。
对面那位三十多岁汉子有些羞赧,脸色都涨红了!
因为他是个半路出家的二把刀,根本不会这些老把式。
只能抱歉道:“老爷子,这老手艺我可不会。咱就直接说价吧!这小玻璃瓶子一百二。”
贝勒爷:“你小子不实在,你说不会用手讲价,看你这岁数我信。可是你一个扫街、蹲老宅子的“包袱斋”不认识料器鼻烟壶,我可不信。你不用扮猪吃老虎。
再说你这一百二,可是宰洋人的价格。我是四九城人,这两天是来津门会朋友的!出来省,咱们京津是一家,你可不能宰客。”
小贩子:“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您还个价儿我听听!”
贝勒爷:“那就抹了零!”
小贩子:“一百呀!那行!我给您包起来。”
说这话就从屁股底下抽出一张报纸,打算把鼻烟壶包起来
贝勒爷拿手一拦,同时说道:“且慢,你看老爷子像是冤大头吗?120去了零是12块。”
小贩子:“好家伙,您这一刀可是照着脚脖子砍呀!
八十,您多少也让我赚几块。”
贝勒爷:“二十,这要是清三代的货。我不砍价,一百二就直接拿了!”
话说嘉庆虽然紧跟着乾隆,可是这物件上的做工艺术水平,历史价值那是断崖式的下降。
当然由于年代和存世量的原因,价格上也是天差地别。
小贩子:“你这话就不对了!您看这可是造办处的精品。虽然比不了清三代的也差不了许多。我让一步,六十六。六六大顺,您看怎么样?”
小主,
贝勒爷:“我在还一口儿!要是不行就说明我跟这玩意儿没缘分。三十五。”
小贩子犹豫一番,然后一拍大腿道:
“得嘞!我给您包上!”
见他又要拿报纸,贝勒爷那个腻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