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军旅生涯的新篇章!【求订!求月票!】

常定方不想耽误赵卫红,收获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

“咕咚.”

有些艰难的咽了咽口水,赵卫红伸出手去,有些颤抖的接过了薄薄的文件。

文件明明只是轻飘飘的一张A4纸。

可当赵卫红拿到手里后,却是感到了一股重若千钧的分量。

就像是攥住了一个做工复古的门把手,赵卫红必须用尽全力,才有可能打开挡在身前的这扇大门。

而在这扇大门之后,是赵卫红憧憬并畅想了无数次的全新生活!

“呼!”

深深地吸了口气。

赵卫红的眼神一瞬间便变得坚定起来,将这篇,不,是这把开启自己干部生涯的“钥匙”,拿到了自己面前。

黑色加粗的醒目标题,霎时映入眼帘。

【根据2005年度全师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暨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工作安排,现将《116师2005年度优秀士兵录取名单》予以公示】

而公示名单正文最开始的内容,赫然就是赵卫红的名字。

【姓名:赵卫红】

【性别:男】

【政治面貌:预备党员】

【士兵证号.】

【录取院校:炎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这就是116师今年唯一一位,被保送入学的一等功臣的待遇。

不光信息被放到了第一个公示,就读的院校,也是号称“军中水木”的国防科技大学!

抛开只有军官进修时才有资格入读,号称“将星摇篮”的国防大学不论。

在炎国所有的军事院校里,只有常山的陆军指挥学院,拥有和国防科技分庭抗礼的资格!

但从常山陆军指挥学院的名字中,就能看出来。

这是一所专门面对陆军开放的军事院校,在综合性上,明显不如涵盖了海陆空全部兵种的国防科技大学。

而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已经不再是单一兵种之间的较量,讲究一个“多兵种协同立体作战。”

对于注定要在信息化部队建设这个领域,发光发热的赵卫红来说,就读综合性更强,能够让他对海空军进行了解的国防科技大学,无疑是最好的安排。

“卫红,珍惜机会,好好干!”

“这可是国防科技大学,我和你二叔当年都没去过!”

常定方勉励赵卫红的话语中,隐隐带着一丝丝艳羡之意。

在他和赵跃进当兵的那个年代,对于提干人员的培训,还远不像现在这么正规。

扔到军校里培训十个月,返回原单位之后,就算是干部了。

并且由于是培训的缘故,这份在军校中就读的履历,并没有算作常定方的学历。

不然身为团长的他,档案里也就不会只有高中学历了。

不过,从实际意义的角度出发。

常定方的学历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这份培训的经历,都显得不是特别重要。

毕竟只有十个月的时间,抛开正常的节假日,军校里还维持着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每天的早操和体能训练环节雷打不动,能用在军事理论学习上的时间,可谓是少之又少。

常定方能有现在的发展,更多的,还是靠着自发的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学习,而非是几次培训的经历。

可现在的情况,明显不一样了。

军事装备的发展,日新月异。

一大批具备信息化作战能力的新装备不断列装,对指挥员的理论水平和军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是常定方是现在提干,再到军校里就读十个月,最多也就是对信息化作战,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至于成为信息化部队建设的人才,甚至是信息化作战的指挥员,明显不太可能。

而赵卫红就读的时间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