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东林党众人来说,只要能将我们严家一系所有官员铲除,赢得这次的党争胜利,那么自然会有裕王府出面帮忙。”
“不仅如此,届时,还会有其他势力,比如诸王,参与瓜分严家。”
“那时,等所有人上桌分肉,等到把肉吃完了,必然也会帮忙收拾。”
“而等到皇上出关后,即使我严家再怎么得宠,必然在皇上心中留下个无能的印象。”
“一边是党争的胜利方,且这些人还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一边是无能之辈。”
“皇上会怎么选?”严云从说着,手背拍打着手心,道:“难不成,还要为了我严家,再把东林党这罪魁祸首砍了不成?”
“然后让大明进入动荡之中?最后再浪费时间精力,处理朝中党争内斗?”
“这是不可能的,皇上向来是结果导向,只要不影响大明的利益,不影响大明。”
“那么,任何的党争,皇上可是从来都没有干涉过的。”
“所以,”说着,严云从深吸一口气,眼底似乎隐隐有精光闪过,冷声道:
“父亲,我们必须要先下手为强!”
“直接就将东林党那些与我们严家一系官员有帮扶国策有关之人,全部铲除!”
“届时,再给裕王府一个姿态,比方说可以与其他诸王走近一些。如此一来,裕王府必然会明白我们的意思。”
“哼!”说着,严云从发出一声冷笑,道:“有些道理东林党那帮腐儒看不清。”
“可是裕王府必然能看得明白,我严家即便损失了那些执行帮扶国策的低阶官员又能如何呢?吏、礼、户三部,都在我严家。”
“这三部,就足以影响大局!”
“权力,终究是高层而下的,东林党太天真了,以为铲除一些低阶官员,就能架空我严家?或者说是,让皇上觉得我严家无能?”
“因此,快刀斩乱麻,直接以势镇压,将东林书院铲除,将火苗直接踩灭!”说完,严云从深吸一口气,道:“儿说完了。”
依旧是那套激进霸道的作风。
严绍庭看着严云从,心中毫无惊讶意外。
这个儿子的脾气性格,以及处事作风,可以说跟父亲严世蕃年轻时无比的相像。
一贯的嚣张跋扈,霸道蛮横。
不过严云从看问题还是很成熟的。至少分析上,头头是道,倒也没有让自己失望。
确切的说,严云从的做法,其实也是一种方法。
不过行事作风上,在严绍庭看来,却已不适合现如今的严家了。
若是以前还没有确定家族未来方向的严家,行事作风自然可以如此霸道,不讲道理,可是现在,严家早已经超出“刀”的范畴。
严家“这把刀”,皇上自然可以用,可是皇上不用的时候,“这把刀”是具备玩弄众生资格的,行事作风上不需要这么没水准。
仙族世家,到最后拼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战力了,而是底蕴。
底蕴是什么?是沉淀!沉淀什么?高端战力,强大的修为,只是一部分,还有体面!
尤其是在一方王朝之中!
一个体面的世家大族,以超然的姿态俯瞰一切,于无声中扫灭一切才是道理。
如果还跟莽夫一般行事,那太不应该了。
东林党确实势大,当初严嵩也说过任其发展,有成党之势。
可东林党说白了在严党这等体量的势力面前,不过是个年轻后生而已。
再说的直指本质一些,东林党不过是当初世子朱翊钧一手扶植起来的玩物而已。
东林士人这些年,看似是裕王府发展文官势力的臂膀,可裕王府早就培养出了自己的文官土壤,这部分官员才是王府嫡系。
那些出身各大仙府书院,身世清白,天资卓绝,年纪轻轻就坐上一县县丞之位,甚至是知县的年轻官员,才是王府的真实力!
可惜,可悲,那帮书呆子至今还看不清局势,沉浸在东林势大的环境中。
实则,所有的东林士人在官场的活动,都不过是为那些王府真正嫡系铺路罢了。
这次的事闹大了,正如严云从所说,严家只需要做出一些姿态,裕王府就会坐视不理。
正好,东林士人全部被铲除了,那些裕王府真正的嫡系官员才会上位。
甚至,裕王府还要感谢严家!
这点,从世子朱翊钧对东林书院的态度,先是交给儿子朱常洛当甩手掌柜,放之任之,之后朱常洛又将天资最好的朱由检放过去,让他成为东林书院众人的少主就能看出来。
东林书院,对于裕王府的价值,也就是个教书育人的地方罢了。
最重要的是,很早之前,严绍庭早就收到了张敬修的拉拢,安王府有意结交严党。
众所周知,安王府跟裕王府是联盟。
张敬修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为了让诸国在外,不属于其他八王的势力,与他们联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拖延时间。
只要拖延到时间,那么其他八王必然会不攻自破,彻底在九龙夺嫡大戏中淘汰。
(注:详见第282章。)
跟九龙夺嫡的最终结果,淘汰诸王相比,区区一个东林党,孰轻孰重?裕王府不明白?要知道,现如今坐镇裕王府的可是朱常洛!
所以,对于他们这些上层拉来说,区区的东林党,真的就是个玩物而已。
拉严家下水?太可笑了!
也因此,所以严绍庭始终不慌不忙,甚至还有心情考校两个儿子。
实在是东林党自以为大靠山的裕王府,真的很早之前就已经将其放弃了。
“伯瑾,你怎么看?”严绍庭又将目光看向大儿子严肃之。
大儿子严肃之,向来稳重,与爷爷严嵩颇为相像,甚至也最为像自己一些。
听到父亲问起自己,严肃之上前一步,躬身一礼,道:“在回答父亲的问题之前,儿有一个问题想问,还望父亲告知。”
“你问。”严绍庭好整以暇道。
“朝中九龙夺嫡,我严家是决定站队哪一方?又或者说是保持中立?”
闻言,严绍庭神色平静的拿起桌上的灵茶轻抿了一口,道:“站队如何?中立如何?”
“站队的话,除了安王,其他八王没有一个是可以完美合作之人。”
“中立的话,那就只能站队安王。”
“因为,安王府跟裕王府联盟势大,必然会成为其他八王的眼中钉,安王府需要盟友,确切的说是需要抱团取暖。”
“只要拖下去,慢慢耗着,一点一点就能把他们耗死。”
“呵,”听到这里,严绍庭轻笑一声,道:“那你的问题,意义何在呢?照你的意思,我严家只能站队安王了。”
“父亲恕罪,”严肃之躬身一礼,笑着道:“看来父亲已经有了决定。”
“按照太爷的想法,我严家是不参与皇权更迭争斗,我严家只是皇上的刀。”
“因此,只能保持中立,”说着,严肃之语气一顿,道:“儿想问的是,父亲是否已经拒绝了诸王的拉拢?”
“拒绝如何?没有拒绝又如何?”严绍庭一边问着,一边低头喝茶。
“那儿就假设,父亲已经拒绝了诸王,来说说此次,东林来犯之祸吧。”严肃之说着,顿了顿,上前一步再次开口。
“儿以为,以不变应万变,擒贼先擒王,他狂任他狂便是,所谓天要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说着,严肃之淡淡一笑,道:
“东林党于如今的裕王府眼中,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而已。”
“等到事情闹大,各地帮扶国策确定失败的一刻,再稍稍用舆论引导一下即可。”
“那时朝廷只需直接对东林书院下手拿人即可,东林士人被处理,从利益角度上看,正好也给裕王府此前培养的嫡系让路。”
“那时候,也不会有人来阻止我们。”
听到大儿子严肃之,三言两语就看透了如今朝堂的本质,就连裕王府对东林党的态度都看的一清二楚后,严绍庭不由满意点头。
“不过,我们身处上层,考虑也有不少,”严肃之语气温吞,道:“因此,利用灵网煽动舆论可就行不通了。”
“毕竟,灵网在内阁各派系手中,如今自然落在九王和我们手中。”
“东林党要对我们出手,八王必然也不会错过对付我们的机会。”
“因此,只要我们敢利用灵网煽动舆论的话,弄不好反而会授人以柄。”
“好在,通政使司一直在我严家手里。”
“只需要利用‘官报’和‘杂报’煽动舆论,让那些受帮扶的地域百姓知晓,这一切就是东林党在搞破坏即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啊,”严肃之面上笑容温和,道:“那时,东林党就是人人喊打的老鼠。”
“其他八王,还能为了东林党这种,可有可无,就算成了也最多给我严家造成一些不痛不痒的损失,跟我严家不死不休吗?”
“以上,是基于父亲拒绝了诸王拉拢,明确要跟安王府站一起,或者中立的情况。”
“若是父亲没有拒绝,态度始终不明确的话,那一切就更好说了。”
“我们动东林党,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方会对我们严家有什么微词,或者说干预。”
“可以说,为了拉拢严家,就算我们以势压人,以那莫须有的罪名处理又如何呢?”
“所有人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完,严肃之躬身一礼,道:“儿说完了。”
一番话说完,可以说进退有度,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可以说,这次对待东林党的问题上,严肃之跟严云从之间,高下立判。
“可服气?”严绍庭没有宣布谁输谁赢,只是看向严云从,语气平静的问道。
“是,大哥的法子,更稳妥一些。”严云从也没有不服气,输了就是输了。